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通訊員 張 平 李少偉 記者 賈書章)9月26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市食安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前一階段商洛市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專項整治行動進展情況,動員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市場主體、新聞媒體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盡快形成齊抓共管、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監管格局,嚴厲打擊無證無照等食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堅決徹底地將假劣食品逐出農村市場,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近年來,市食安辦堅持組織食品監管部門集中開展農村食品專項整治行動,農村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未發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我市農村食品市場中的小作坊、小食品店、小攤販、小餐飲店等不同程度存在著證照不全、假冒偽劣、濫用食品添加劑、銷售過期食品等突出問題。為此,市食安委決定自9月9日起,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專項整治行動,主要內容是:嚴厲打擊無證無照行為,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資格;嚴厲打擊銷售、使用無合法來源食品和原料的違法行為,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采購活動;嚴厲打擊生產經營侵權仿冒和“五無”食品違法行為,規范食品包裝標簽標識管理;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兩超一非”等劣質食品行為,規范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目前全市整治活動開局良好,進展有序。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2320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戶3597家次,檢查農貿市場61個次,抽檢食品41批次,取締無證照經營戶14家,搗毀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窩點2個,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62份,沒收不合格食品9種743公斤,立案76件,受理食品投訴舉報31件、辦結14件,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7920元,移送司法機關食品違法案件1件。
食品監管部門認為:農村已經成為假劣食品的集散地和消費主要市場。一是農民消費能力普遍較低,消費食品考慮價格因素多,習慣于低價消費,使一些“傍名牌”“山寨貨”等假劣食品有了可乘之機,一些偏遠山區甚至到了泛濫的程度;二是新一代知識農民大量流入城市打工發展,使農村有維權意識和能力的群體嚴重萎縮,助長了假劣食品的泛濫;三是農村地域廣闊,現有的監管力量難以有效地做到監管全覆蓋。希望媒體大力宣傳食品安全常識和消費維權思想,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消費維權意識,自覺抵制假劣食品;大膽曝光責任不落實、監管不作為、問題不解決的監管單位和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推動專項整治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