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劉竹杏四點半就得起床,現在她的生活就像被鎖定了的程序:喂食、擦身、按摩,一遍又一遍。劉竹杏告訴記者,兒子成了植物人,不能動,也不會吃飯。起初兩年,只能喂流食,就是通過注射器將流食推進導管,一日三餐也得像喂嬰兒似的,先用力將兒子的嘴掰開,由她嚼碎了再喂。因為大小便失禁,尿床上拉床上已是常事,必須得趕快清洗干凈,加上兒子體重,每次翻身都特別的吃力。好在有劉竹杏悉心的照料,二十年來,王冬沒生過一點褥瘡。她說,還得多吃菜注意營養,因為一旦吃的不合適,兒子就無法正常排泄,大便干燥嚴重時得用手去扣。
劉竹杏說,為了給兒子治病,家里前后花了近20萬元,到現在還有很多的欠款沒有還清。現在還需要服用藥物來維持后續治療,自己雖然每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但還要繼續靠打工來補貼家用。
“想過放棄,就是舍不得。看著躺在床上的兒子,總想著他終有一天會睜開眼睛。”劉竹杏說,兒子就是娘心頭的肉,永遠也不舍得離開,也不舍得兒子受難,就這樣一天天咬牙堅持下來。
劉竹杏今年63歲,指關節又紅又腫。盡管這樣,她還是不時地給兒子搓搓手,搓搓耳朵,拍拍腿。她說,20年了,兒子是支撐她活下來的唯一希望。擺在床頭的舊相冊,成了兒子留給她最好的記憶。
“說不定兒子哪天就會醒來,所以我一天也不能離開家。”劉竹杏告訴記者,有一次,她扭頭發現兒子正努力的看著她,嘴巴一張一合,很想說些什么,這讓她感到特別驚喜。哪怕是兒子的任何一點點微小的表情或動作,她都喜出望外,也讓她看到了希望。“前幾年看到報紙上說有躺了二十多年的植物人,被成功喚醒后娶妻成家,人家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我精心照料,也一定可以喚醒毛毛。”這就是年過花甲的媽媽劉竹杏矢志不渝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