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記者今日(10月16日)從北京市城管委了解到,市城管委、市商務局等六部門制定出臺了《關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臨時占用公共空間開展特色經營活動的有關工作意見》,提出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合規企業可臨時占用公共空間,在“規定時間、規定區域”內,“限定品類”擺攤設點。
根據《意見》,已入駐商圈、特色消費街區、步行街區、商業綜合體等區域的合法企業,可以按照政府劃定區域,在本商圈、特色消費街區、步行街區、商業綜合體自有用地(用地紅線)范圍、合理規劃的經營區域內,可開展餐飲等特色消費活動。
臨時占用公共空間的企業,應持有效證照,落實企業經營主體責任,禁止轉包轉租,保障安全、合規經營。餐飲企業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加工、供應食品,不得在露天環境下從事食品加工制作、燒烤食品、制作飲料等行為。遵守市容環境衛生、生活垃圾管理規定,實行垃圾分類,無暴露垃圾、污跡等,務必做到人走場清。不產生影響周邊居民的噪聲、異味、光污染等。
《意見》明確,臨時占用公共空間開展特色經營活動,必須遵守“規定時間、規定區域、限定品類”的原則。除了要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地方經濟發展與文化特色,還不能影響居民生活和安全出行,不破壞市容環境衛生,不占用道路停車泊位,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嚴格遵守消防救援、食品安全、產品質量、交通安全、廣告牌匾和臨時標語宣傳品、環境保護等管理規定。
記者從北京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全市選取了望京小街、前門大街、百榮世貿等共60余個點位,組織進行商戶特色經營工作。相關企業和商戶在做好安全管理、疫情防控、門前三包有關工作的情況下,參與特色街區、商圈特色經營活動。
2021年,北京市計劃在16個區分別選取2-3條大街作為試點,以“干凈、整潔、規范、有序、優美”為標準,創建“門前三包”精細化管理示范街(片區)。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