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15日電 (記者 許婧)中國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參贊丁山15日在上海稱,中拉關系已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各領域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加強人文特別是智庫交流的需求更加迫切。
丁山在介紹當前中拉關系情況時說,中拉各領域合作正不斷深化,雙方領導人互訪實現全覆蓋,雙方經貿合作持續擴大,人文交流頻繁,中拉論壇揚帆起航,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中國和拉美是天然的合作伙伴,雙方合作既是平等互利,又是開放包容和共贏的”,丁山說,今后一個時期,中方愿與拉方共同推動中拉產業鏈和發展戰略對接,實現經貿合作的新舊動力轉換和更高水平的優勢互補,努力構建中拉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同時,中拉合作是亞拉合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將為亞拉合作帶來更多機遇。
丁山指出,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兩個地區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國際競爭力等領域面臨共同挑戰,多重利益更多地交匯。東亞和拉美學術界以及公共政策智庫應擔當構建亞拉學術對話機制的責任,盡早啟動合作進程,促進亞拉合作進程走向深化。
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吳白乙認為,東亞和拉美是兩大發展中經濟體集中的地區,經貿、人員和社會交往日益密切。未來亞拉兩大地區在攜手共建的過程中,學術界的積極參與包括在政策方面的積極疏導,對社會共識的形成作用獨特。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表示,當前中拉地區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性改革挑戰增多的背景下,雙方更需要不斷挖掘合作潛力,相互借鑒經驗,進一步拓寬合作渠道,強化合作基礎。
當天,由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主辦的“東亞地區拉美研究伙伴對話——共識與合作”國際會議在上海大學舉行,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泰國、俄羅斯、秘魯等國家的拉美研究機構近60位代表出席會議,“東亞地區拉美研究跨區域合作前景”等問題成為討論焦點。
本次會議還將通過《東亞地區拉美研究機構合作倡議(上海共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