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7月19日電 (周慧 吳蘭)記者19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找到特定金屬的“親和物質”,實現對金屬超標的快速實時檢測。
據悉,該成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納米材料領域頂級學術期刊之一《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
金屬離子超標不僅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導致環境質量惡化。傳統方法對金屬離子的檢測,需要借助質譜等大型儀器設備,成本高昂費時費力難以普及。如何擺脫對大型儀器的依賴,實現對金屬離子的快速實時檢測,關鍵就是找尋能夠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特定金屬離子的“親和物質”。
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瞿昊博士介紹,由于金屬離子在生物體內不會引起免疫反應,因此能夠特異性結合金屬離子的“標準”親和物質——單克隆抗體非常難以生產。![]()
在實驗中,瞿昊通過使用乳液聚合酶鏈式反應和熒光激發細胞篩選兩項技術,成功研發了以金屬離子為特定目標物靶標的核酸適配體高效篩選的革新方法。其篩選方法較傳統提高了30倍,且篩選出的核酸適配體具有優良“親和力”。
瞿昊介紹說:“基于這一成果生產的生物傳感器芯片,滴入樣本后可以通過熒光信號或電化學信號精確實時測量環境中樣品中金屬離子的濃度。”
據介紹,這一成果突破了生物傳感器領域匱乏性能優良的親和物質這一瓶頸,不僅可以應用在金屬污染治理上,同時在生物技術、醫療保健等領域同樣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