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9月29日,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在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8月份,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ATA單證冊、商事證明書等各類證書58.8萬份,較上年同比增長3.28%,這與我國8月份出口同比增長8.7%的態勢保持一致。
數據顯示,全國貿促系統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為63.37億美元,同比增長12.74%;簽證份數為17.90萬份,同比增長18.58%;辦證企業2.24萬家,同比增長5.09%。
全國貿促系統RCEP原產地證書簽證份數為23553份,同比增長8.85%;辦證企業3980家,同比增長7.05%,出口目的國包括日本、印尼、韓國、越南等11個成員國。
“這表明RCEP的政策紅利在持續賦能我國外貿企業。”王琳潔表示。
今年全國貿促系統組織“千團出海”行動,不少團組前往中亞地區考察。對此,王琳潔介紹,中國貿促會組織近30批次全國貿促系統“千團出海”團組到訪中亞各國,促進雙方企業增進溝通交流,達成務實合作。
同時,為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和投資者了解中亞各國營商環境,新疆貿促會聯合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通過專家座談、企業交流、調查問卷、實地走訪等多種形式深入調研,編寫了《中亞營商環境報告2023》。
“《中亞營商環境報告2023報告》顯示,受訪中資企業普遍認為中國同中亞各國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各類企業開拓中亞市場的熱情高漲。”王琳潔表示,下一步,中國貿促會將繼續發揮中國—中亞實業家委員會中方理事會的職能作用,為推動中國—中亞各國企業切實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搭建開放平臺、提供優質服務。
此外,會上公布的7月份全球經貿摩擦指數顯示,7月份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102,繼續處于高位區間,同比、環比持平。當月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30.2%,環比上升12.6%,說明全球經貿摩擦形勢依然緊張,相關企業需關注“走出去”法律風險。
從行業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13個主要行業中,經貿摩擦措施的沖突點集中在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其中電子行業經貿摩擦指數居首位,近期電子行業相關企業須重點關注對外貿易投資風險預防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