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今年以來,我國多個省份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很多地區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甚至出現農作物絕收的現象。作為農業保險的一種,糧食作物保險正可以發揮彌補損失、恢復生產的作用。面對旱情,我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是否起到了彌補損失、恢復生產的作用?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受近期旱情影響,遼寧省近2000萬畝作物成災或絕收。遼寧省各財險公司目前正在全力以赴進行旱災農業保險理賠,確保受災農民及時足額拿到賠款。
沈陽市渾南現代農業示范區柏葉村的王新宇今年承包了3700畝旱田種植玉米,60多年不遇的大旱讓他承包的地塊都不同程度的減產,其中有1500畝玉米更是完全絕收。眼看收成無望,王新宇向投保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報案理賠,今天他拿到了第一筆賠款,每畝地180元。
王新宇:整個賠了27萬,整個損失差遠了,但種子、化肥錢能出來了。往年(理賠)都得兩個來月時間,今年比較快,十多天就理賠了。
王新宇今年年初按每畝地4.96元的保費給自己的玉米地全都投了保險,能這么快拿到賠款,是得益于承保公司開辟了理賠綠色通道,取消了需要農戶履行的《報損清單》、《賠款匯總表》、《賠款協議》等流程。
人保財險沈陽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徐福金:往年的做法是普遍查完災情再定損,對農戶進行賠付。今年是即查即賠,再一個在簡化手續中,對農戶需要簽字的,我們采取后補的方式,就是馬上賠付,后補手續。
今年遼寧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起賠點仍為30%,也就是承保農作物損失率達到30%以上,將按照作物生長期劃分保險金額和損失率計算賠款;對于絕收地塊,將全額賠付。
受持續旱情影響,今年河北多地秋玉米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絕收情況,全省絕收面積接近50萬畝。雖然有些地區的農民購買了“農業保險”,但理賠金額遠達不到農民預期。
柏鄉縣農民張玉柱:挺苛刻的,到秋天顆粒無收了,陪點種子、化肥錢。
相比買了保險的農民來說,絕大多數農民都不知道有“農業保險”,或者聽說辦理時手續繁瑣,出險后理賠低,很多農民都被迫棄保。
農民:沒人組織、也沒人講這個。
記者聯系了河北省內的4家保險公司,無一例外得到的答復是,農業保險辦不了。
保險公司:沒有開辦這個險種,這個不太清楚,你問問別家的公司。
一位從事保險業務近10年的業內人士劉先生表示,農業保險風險高、賠率高、而費率低,很多保險公司都不會主動發展相關險種:
劉先生:農業風險非常的高,做起來投入成本大,各家都不愿意設。
相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了農業大省河南。今年夏天,河南遭遇63年未遇的干旱,河南局部地區的秋收作物受到影響,有些地塊甚至出現絕收。記者調查發現,糧食作物保險在河南多地的推行情況不樂觀。原本幫扶農民的惠農政策,為什么在農民中間難以推行?
河南省統計局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抽取調查的600個農戶中,參加玉米保險的有68戶,參保率只有一成多。
為什么旱情嚴重,參加糧食保險的農民卻寥寥無幾?南陽鄧州農民羅玉楚給出的答案是“劃不來”。
羅玉楚:一畝地他給你賠3.6是吧?連本帶利4塊多。人們都不希望入這個保險。
不只是賠付金額讓農民覺得不劃算,保險公司投保過程的不規范,也是造成糧食作物保險參保率低的原因。河南省農業保險領導辦公室成員、河南省財政廳地方金融處處長劉安成認為,在當前種地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農業保險政策本身需要完善:
劉安成:現在化肥、農藥,方方面面投入的成本都非常高,農民本身種糧的積極性都打些折扣,農民惜種這種現象是非常嚴重的,再加上你理賠的標準本身就低,還不足以抵消我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的投保的積極性會高嗎,不可能高。
據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白皮書》數據:去年,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達1.72萬億元,居世界第四位。全年農業保險承保主要農作物11.06億畝,三大口糧保險覆蓋率均超過60%;賠付金額208.6億元,賠付農戶3367萬人次。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說,對于主要糧食作物保險,政府部門都有補貼。但是,為什么農戶參加糧食作物保險的熱情不高?郝演蘇認為,主要原因之一是農戶的觀念意識問題。
郝演蘇:農業保險是我們所有保險中補貼額度最高的。目前我們的農業保險,尤其對大梁保險采取三級補貼,即中央、省級單位和縣級單位的三級財政補貼。但是在財政補貼基礎上,農民還要支付一小部分費用的。由于農民的保險意識還存在很多缺乏,去年收成很好,所以大家就忽視了可能出現的災害,有一種僥幸心理,所以就出現了這個問題。
那么,如何促進糧食作物保險健康發展,為糧食生產撐起一把有力的“保護傘”。郝演蘇認為:
郝演蘇:解決這個問題說容易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說容易,就是政府對農業保險的保費實現全部負擔,但是實行全部負擔又有一個問題,因為這里面有很多農作物除了要賣給國家,大多數農民個人的收入,那么對于個人收入是否可以實行全額補貼的政策,如果農業可以全額補貼,在其他行業是不是也可以全額補貼。所以這里面存在這個矛盾和問題。
- 相關閱讀
-
五大行按揭貸總額逾7萬億下半年傾向首套房
原標題:五大行按揭貸總額逾7萬億 下半年傾向首套房 雖然2014年上半年銀行普遍收緊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授信額度,但在央行“喊話”保房貸刺激下,多數上市銀行個人按揭貸款余額都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僅民生、平安等個...
-
中國有色工業協會:應警惕新一輪硅產業產能過剩
原標題:中國有色工業協會:應警惕新一輪硅產業產能過剩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任旭東在日前召開的2014年中國國際硅業大會上表示,隨著硅行業市場全面復蘇,我國應警惕新一輪硅產業產能過剩問題。 今...
-
中國棚改提速將產生“一舉多效”
原標題:中國棚改提速將產生“一舉多效” 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 貴州省貴陽市農民周品清最近有了新工作:一個棚戶區改造新開發項目的保安。他的妻子李庭江過去一直在外務工,現在回家成為一名保潔員。他們在貴...
-
出境游購物,你退稅了嗎?實用妙招看過來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李彤)出境游購物,你退稅了嗎?隨著中秋、國慶假期的到來,已有不少消費者正計劃著海外出游。北京市民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談及以往海外購物退稅的經歷,他搖頭說“麻煩”,海外購物退...
-
互聯網租車行業調查記:"玩家"已入場規則何時到位
原標題:互聯網租車行業調查記:"玩家"已入場 規則何時到位 調查數據顯示,第二季度中國互聯網租車市場規模已達39.8億元,環比增長22.5%。另一份報告則預測,租車行業市場規模至少是百億級別。 8月初北京交通...
-
中國“詩村”獲2500萬歐元德促援助貸款
原標題:中國“詩村”獲2500萬歐元德促援助貸款 新華網合肥9月8日電(記者王立武)記者從安徽池州市政府了解到,因詩而名揚天下的池州杏花村,將獲得2500萬歐元德促援助貸款,用于生物多樣性恢復和保護工程...
-
機構稱中國將在2024年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原標題:機構稱中國將在2024年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美國IHS咨詢公司7日在倫敦發布報告稱,按美元計算,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202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IHS在報告中說,到2...
-
車企虛假降價敷衍發改委奔馳官微爆粗口侮辱消費者
原標題:車企虛假降價敷衍發改委 奔馳官微爆粗口侮辱消費者 【早在今年7月,捷豹路虎、奔馳、奧迪等進口汽車企業,陸續宣布將對旗下部分整車產品和配件進行不同程度地降價。然而記者在暗訪后發現,整車價格并沒有...
-
工商銀行規范采購行為119家不良行為供應商被禁入
原標題:工商銀行規范采購行為 119家不良行為供應商被禁入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為規范和加強全行采購供應商監督管理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商業賄賂,推進采購和招投標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工商銀行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