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19日曝光三起涉稅案件,涉及近年發展較快的MCN機構以及網絡主播。
在河北,2019年至2021年河北楚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MCN機構)通過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虛抵進項稅額,多列成本,違規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少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費1261.51萬元(人民幣,下同)。該公司還通過個人銀行賬戶向旗下簽約主播發放勞務報酬,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359.70萬元。
在湖南,2021年至2022年湖南顏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MCN機構)支付旗下簽約主播直播業務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共計208.86萬元。
在遼寧,2021年至2023年網絡主播李呈祥以個人及其成立的個體工商戶名義從事網絡直播帶貨,通過個人賬戶收款等方式隱匿銷售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稅費243.50萬元。
國家稅務總局保定市稅務局、長沙市稅務局、沈陽市稅務局分別依法對涉案公司、涉案者作出補繳稅費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等決定,輔導督促相關主播更正申報和補繳稅費款及滯納金。
近年來,隨著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MCN機構作為培育網絡主播并連接商家和直播平臺的樞紐,發展較快。其間,部分MCN機構為降低運營成本、爭奪主播資源,虛化代扣代繳職責,將“避稅”作為吸引主播的手段。他們通過拆分收入、虛構業務、設立空殼公司等手段,幫助主播逃避納稅義務,甚至自身也通過虛開發票抵扣稅費,形成“雙向逃稅”的惡性循環。
國家稅務總局強調,MCN機構應按照《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要求,報送網絡主播及合作方涉稅信息,并認真履行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義務,做到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稅務部門持續優化稅費服務的同時,依法依規查處各類涉稅違法行為,積極營造法治公平稅收營商環境,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