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9月18日電 (江瑩)“以農業生產智能推廣為載體,堅持抓科技、建項目、強服務的發展思路,推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17日,天津靜海區舉辦“深化農業生產智能推廣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天津市靜海區副區長張永濤表示,“將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相融合,通過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智慧農業企業合作共贏,從而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實現技術突破、成果轉化、產業升級。”
圖為發布會現場。江瑩 攝據介紹,天津靜海以種羊和設施蔬菜為主導產業,打造“一心—一帶—四園—多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建成智能農業檢測制造基地,實現以科技引領、產業融合帶動農產品加工等農業新業態發展。同時,提升產業鏈條和競爭優勢同發力,深入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建成1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1個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培育2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津農精品”品牌27個,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持續推進“休閑農業+”,2條精品景點線路獲農業農村部推介。
在項目建設方面,引進趙春江院士團隊入駐靜海,建成天津智能農業研究院。同時,奧群牧業作為國家級肉羊核心育種場,應用自主研發的AI智能體尺、飼料轉化率及CT活體掃描等技術,引領肉羊商業化育種快速發展。東旭養殖合作社通過購置轉盤擠奶機及智能管理軟件,工作效率提高37%,產奶量、電導率等實現24小時監測,示范引領靜海奶業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在強化服務方面,該區積極構建開放競爭、多元互補、協同高效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圍繞12個主導品種,選派出近100名中級職稱以上科技人員作為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業農村一線,開展技術推廣、品種示范和業務培訓等工作,及時解決農業關鍵技術問題和生產難題,累計試驗、示范、推廣新品種21個,推廣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13項,提高了農業生產科技含量,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主要糧食作物農機化率均達到100%。
張永濤表示,作為天津傳統的農業大區,靜海區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持續提升農業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農業發展新樣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