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索志鋒 何炳霖)今年以來,丹鳳縣結合實際采取“五步走”的辦法,強化脫貧舉措,狠抓任務落實,扎實有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全民動員齊步走。丹鳳縣科學研判、精準謀劃,確定“12886”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全縣總動員、全民齊上陣,策劃包裝2016年度產業扶持、生態補償、易地搬遷、教育支持、兜底保障、基礎設施等十大類83個扶貧項目,年度投資46億元。
摸底調查探索走。對照脫貧攻堅工作要求,縣上采取入戶走訪、主動與群眾交朋友、嘮家常等方式,開展走訪調研。制定了“五優先十不宜”貧困戶識別標準,“一低一高一無”貧困村識別標準和“戶申請、組評議、村初審、鎮審定、縣審核”的識別程序。廣泛征集縣級主管部門、鎮村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幫扶意見建議,分類建立了貧困戶幫扶工作臺賬。
同住同商共同走。縣上及時選派單位和干部駐村包戶,實現駐村工作隊和包扶干部對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兩個全覆蓋”。同時選派了89名優秀后備干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包扶干部和第一書記住在村里,摸清“群眾缺什么、村上怎么做”,結合群眾具體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理清包扶工作思路,明確扶貧方向和目標,與村干部、包扶對象共同商討致富措施,共同組織實施。
制定措施扶持走。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途徑,大力推行“專業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電商+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在50個貧困村實現了專業合作社和互助資金協會對貧困戶的全覆蓋??h上出臺了《脫貧攻堅保障措施》,縣財政設立了6000萬元精準扶貧專項資金、3000萬元脫貧攻堅儲備金、1000萬元產業貸款貼息資金、500萬元涉農保險補助資金,撬動3個億的貸款規模。
落實責任推著走??h上制定了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的“雙十一”標準,根據貧困戶分布情況,結合歷年脫貧返貧情況,提出全縣提前一年脫貧的目標,逐年度分解脫貧任務,層層簽訂軍令狀、承諾書,傳導壓力。同時,在建立貧困戶電子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對貧困戶建立了更加完備的紙質檔案,實行動態管理,隨時記錄貧困戶的增收情況,杜絕弄虛作假、數字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