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傍晚,商南縣十里坪鎮文化休閑廣場上,人頭攢動,閑暇的農婦正在跳著優美的廣場舞,男人們則在濱河長廊上聊天乘涼,休閑愜意的生活讓這些大山里的人別有一番幸福滋味。“這些都得益于近年來實施的陜南移民搬遷工程,讓我們這些山里人有機會走出來,過上小城鎮生活。”移民戶姜宏保高興地說。
姜宏保是第一批陜南移民搬遷政策的受益者。原來他家住在大山溝里,交通不便,后來他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從山溝里遷出來搬到鎮上。現在他經營著建材生意,妻子平日幫忙料理還能照看孩子上學,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
十里坪鎮地處高寒邊遠地區,山大溝深,人員居住相對分散,交通不便。為讓群眾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該鎮搶抓機遇將移民搬遷與小城鎮建設、農業現代化建設有機融合,統籌推進。加快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在十里坪社區新建休閑文化廣場兩處,配備健身器材20套,在滔河兩岸建成休閑走廊2公里,新修四級梯級動態水域公園,形成一個集觀賞與游玩相結合的現代化小城鎮。為解決移民增收問題,還在金絲峽景區南門服務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栗園山莊農家樂集群33套,實施產業移民,并對全部移民戶進行技能培訓和規范管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服務業。全鎮形成了以黑溝為中心的萬畝連翹基地等一批為移民搬遷戶積極培育致富的產業,使他們能在安置地立身致富發家。
截至目前,全鎮累計投入資金6300萬元,建成集中安置小區7處259套,集中安置259戶1000人,進城及分散安置594戶2129人,全鎮近20%的人口搬出深山入住新居。
與此同時,該縣金絲峽鎮著眼繪好十年藍圖,定好五年規劃,干好當年任務,算清10年搬遷的人口、土地、資金“三筆大賬”,確定了以太吉河集鎮為中心區,以梁家灣、太子坪、畢家灣為副中心區的集中搬遷安置格局。計劃10年投資4.9億元,搬遷3100戶12400人。同時,施移民搬遷戶、村、鎮、縣四級檔案“8+2”(搬遷戶戶籍證明、申請書、明白卡等8項基礎資料+兩災戶管護責任書和扶貧就業計劃書)標準化工程,建成移民搬遷信息化平臺,規范紙質和電子檔案的報備、收集、整理、歸檔和信息錄入等工作。
另外,金絲峽鎮依托旅游精品區、集鎮商貿區、特色養殖區和現代農業區“四區建設”,將搬遷戶就業規劃與全鎮產業發展規劃同步編制、同步實施。將10%的搬遷戶通過安置點社區服務、公益性崗位進行就業安置,20%的農戶通過集鎮商貿和個體門店進行安置,30%的農戶通過旅游景區和丹江漂流等旅游項目崗位進行就業安置,40%的農戶通過技能培訓實現勞務輸出進行安置。在后續服務上,鎮上設立三個大廳,即移民安置大廳負責政策宣傳、手續辦理、資金歸集;便民服務大廳負責服務群眾、代辦事項、調解糾紛;物業管理大廳負責設施維護、日常管理、組織活動。(王敏 孫傳卿 王恩波 張立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