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余 婷)1月19日,我市舉行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線上媒體通報會,通報2021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落實市政府《關于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和建立完善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體系實施方案》相關內容。
2021年,我市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35天,PM2.5濃度同比下降2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一,連續5年進入國家空氣質量達標城市。7類46個碧水保衛戰行動計劃項目全面建成,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100%達標,水環境質量持續位居全省前列。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監管、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得到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不斷完善,41套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已建成。
我市全面啟動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工作,柞水縣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授牌。制定印發《關于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實施重點項目“點對點”服務。強化排污許可證審核發放和證后監管,全年核發排污許可證78張。市上不斷加強秦嶺生態保護,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以秦嶺“五亂”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重點開展百日執法攻堅強化行動,全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462人次,檢查企業2657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249家,罰款1406萬元。第一輪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及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到位,第二輪省環保督察反饋的24個問題已整改到位17個。
今年,我市繼續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強化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整改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同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協同推動減污降碳,積極服務“六穩”“六保”,加快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建設,著力增強環境執法能力和環境應急處置能力,持續強化環境宣傳教育,不斷擴大環境宣傳教育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