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黨的十九大召開。會議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10月27日,市委召開全委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全市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2018年1月16日,市委作出《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追趕超越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決定》。《決定》指出,全市工作要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小康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主題,扎實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始終遵循“產業綠色化、城鎮景區化、田園景觀化”發展路徑,聚力打好精準脫貧、現代工業、特色農業、全域旅游、新型城鎮化“五大攻堅戰”,統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傾力打造秦嶺休閑之都、絲路產業新城,努力建設創新美麗幸福商洛,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譜寫輝煌篇章、貢獻商洛力量。
2018年12月19日,柞水至山陽高速公路正式通車。柞水至山陽高速公路是陜西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建設的聯絡線丹鳳至寧陜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78.8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80公里。
2019年1月14日,市委召開四屆六次全體會議。會議指出,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以脫貧攻堅為統攬,聚焦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緊扣“六個穩”要求,全面落實“五新”戰略,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持續推進“五個戰役”,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2020年2月27日,經省政府批復同意,我市商州區、洛南縣、山陽縣、丹鳳縣、商南縣、柞水縣,先后通過縣級自查自評、市級核查、省級專項評估檢查,經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審定,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貧困縣退出標準。至此,加上2019年4月已退出貧困縣序列的鎮安縣,我市七縣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2020年4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柞水縣了解生態環境保護情況,考察脫貧攻堅工作。
2021年4月24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和省委、省政府聯合舉辦,市委、市政府承辦的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柞水縣舉行。
2021年7月30日,市委召開四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以綠色循環為方向、以綠水青山為承載,堅持以項目為支撐、以產業為引擎,揚優補短、挖潛蓄能,深謀實干、久久為功,努力將商洛打造成為中國康養之都和高質量發展轉型區、生態文明示范區、營商環境最優區、市域治理創新區。
2021年10月19日,市委召開打造“一都四區”工作視頻會。會議指出,打造“一都四區”是市委、市政府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省委、省政府對商洛發展的新定位和新要求,經過充分調研確定的新目標、新路徑、新任務。要做優頂層設計,強化康養項目支撐,做大康養產業,做強康養品牌,加快打造具有商洛特色的“中國康養之都”。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打造“3+N”產業集群和17個重點產業鏈,大力發展抽水蓄能新能源產業,強化工業園區和標準化廠房建設,持續推進礦山企業“五化”改造和轉型升級,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轉型區。要堅持常態化打擊整治秦嶺“五亂”及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系統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要統籌推進城市和農村建設管理,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努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深入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宣傳推廣“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區。
(市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