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射箭項目金牌獲得者曾永霞

王文波
10月11日至15日,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射箭項目比賽在西安舉行。在為期5天的比賽中,陜西殘疾人射箭隊來自商州區楊斜鎮西聯村的殘疾人運動員曾永霞頑強拼搏,獲得2金2銅的優異成績,為陜西贏得了榮譽,為家鄉增添了光彩。
10月11日開賽第1天,曾永霞就在女子復合弓W1級個人雙輪賽中榮獲金牌,并以647環的成績打破女子復合弓W1級排名賽72支箭全國紀錄;10月11日她和北京、遼寧選手聯隊獲得女子復合弓W1級金牌,并以1852環的成績打破女子復合弓W1級排名輪團體全國紀錄;10月14日和我省選手葉峰獲復合弓W1級混合團體銅牌,10月15日在女子復合弓W1級淘汰賽中她又榮獲銅牌。
懂得感恩的曾永霞獲得金牌后,首先感激的是招她加入射箭隊的陜西省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競訓科科長孟彥君,是她扭轉了自己的人生軌跡。特別感激的是長久陪伴她的教練以及輔助老師,曾永霞說:“取得好成績離不開每個背后默默支持關愛幫助我的人,正是因為身邊人一直以來的鼓勵,讓我自信堅定,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的確,曾永霞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很多人的幫助之外,面對人生困境,是她自己不放棄希望,積極尋求轉機,終于在荊棘里開出了燦爛的花。
由于父母長期生病,家里經濟困難,2011年8月,品學兼優、年僅16歲的曾永霞初中畢業后,就不得不放棄學業外出打工。本想著打工賺錢來養家糊口,哪曾想打工不到一年時間,她就患上了結核性腦膜炎,導致神經損傷,下肢癱瘓,不得不坐上了輪椅,走上了四處借錢進行康復治療的漫長之路。面對殘酷的現實,曾永霞整天以淚洗面,思考著自己的人生之路該如何走下去,她不想就這樣自生自滅地消磨青春,于是每天堅持進行康復鍛煉,期望著自己的身體有一天能夠好起來。但四五年下來,除了腦神經有點好轉外,雙腿卻仍然站立不起來。家里四處給她張羅找對象,想給她找個家庭經濟狀況差不多的人家嫁出去算了。可是貧困山區的人,日子普遍過得清苦,喪失勞動力、行走不便的實際情況也令相親的人望而卻步。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必然會留下一扇窗。2017年11月的一天,孟彥君來到省康復醫院,為備戰2021年殘特奧會選拔殘疾人運動員,當時正在省康復醫院接受治療的曾永霞聞訊如發現救星,立即報名加入了位于銅川市郊的陜西省殘疾人射箭隊,進行訓練。
訓練剛開始,曾永霞為了增強臂力和掌握平衡著實吃盡了苦頭。從她新傷舊傷層層累積、磨出一層層厚繭的雙手就可以看出她這幾年吃的苦。
轉眼到了2019年5月,曾永霞和隊友們參加了在天津舉辦的全國第十屆殘運會射箭項目比賽。由于從入隊到比賽訓練時間短,十屆殘運會上,她只拿到了第八名的成績,但她一點也不氣餒,反而感到非常榮幸,因為她從比賽對手和隊友那里學習射箭技巧積累了經驗。
為了備戰2021年殘運會,從2019年5月天津比賽結束到2021年10月,兩年多來曾永霞很少回家,連續兩個春節她都在銅川基地參加訓練。每天除了完成教練規定的訓練任務外,她還給自己增加訓練任務,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反復訓練,直至自己滿意為止。她知道射箭除了需要過硬而嫻熟的競技技術外,心理素質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70米遠的靶子,看不見靶心,僅憑掌握平衡和極強的心理素質來完成一箭中的。為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曾永霞在空余時間閱讀大量書籍,經常選擇在人多嘈雜的環境中進行訓練,以鍛煉自己的定力和不受外界干擾的心理素質,終于做到只要一拉弓就立即進入物我兩忘的境地,心里只想著那個靶心。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3年多刻苦訓練,曾永霞終于登上了第十一屆殘運會射箭冠軍的領獎臺,實現了人生夢想,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談到以后的打算時,曾永霞充滿希冀,說自己一定要以此次殘運會射箭比賽為契機,繼續頑強拼搏,備戰2022年9月在杭州舉辦的亞殘運會,力爭取得優異成績。同時她還期待入學北京體育大學,實現自己大學夢。堅持刻苦訓練,力爭在2024年的巴黎殘奧運會上沖擊金牌,為祖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