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段光耀)10月10日以來,我市圍繞富農、惠農、強農目標,以實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基層落實周活動為抓手,統籌四級干部,下沉鎮辦村組,進村排查解民憂,入戶走訪暖民心,全力掀起“兩邊一補齊”兩年行動高潮,贏得群眾高度肯定和好評。
聚焦富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市上要求堅持聯戶幫扶,向全市有鞏固脫貧任務的1240個村(社區)全部派駐幫扶力量,做到重點監測戶、潛在風險戶、一般脫貧戶幫扶聯系全覆蓋。四級書記按要求完成遍訪任務,同步建好臺賬。堅持應納盡納,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及家庭收入等重要指標,遍訪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出嚴重困難戶、潛在風險戶、偏遠獨居戶、重度殘疾人、分散供養五保戶、獨居老年戶,將收入低于標準的農戶納入幫扶范圍。加速災后重建,落實省上《防止因災因疫返貧致貧十六條政策措施》,降低災情疫情影響,防止因災因疫返貧致貧。
立足惠農,建設秦嶺山水鄉村。市上要求排查問題列清單,全面排查死角盲區,列出整治清單,實行銷號管理,徹底整治“臟亂差”問題。同抓共管夯責任,明確市縣級公路管理機構、鎮村、“四支隊伍”、保潔員環境衛生整治職責范圍和任務分工。集中力量抓整治,要求各縣區整合力量,充分發動群眾,全面開展集中清理整治活動。督查督導建機制,按照“五抓五推進”行動要求,逐鎮逐村全面開展督查工作,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機制。
致力強農,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市上要求據實調整計劃,堅持“實際實用”,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和單個項目里程;核實通組路建設計劃,重新調整鄉村道路品質提升工程計劃。嚴格建設標準,自然村組道路硬化嚴格按照路基標準修建,同步實施綠化、亮化;對已硬化村組道路再提升,安防設施按照行業標準實施。加強質量管理,落實農村公路“七公開”制度,通過招標嚴格選擇施工和監理單位,落實項目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項目日常質量監督。加快水毀修復,按照輕重緩急、難易程度統籌壓茬推進,倒排工期,全力開展災毀道路恢復重建工作,確保按期完成修復任務。協調進度調度,加強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發送項目任務冊,按時上報硬化、綠化、亮化、安防的工作進展、存在問題和工作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