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三五”期間民政工作綜述
本報記者 王孝竹
“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宗旨,始終堅持為民、愛民、利民情懷,兜底保障有力有序,社會服務全面到位,社會治理穩步推進,全市民政工作碩果累累。
兜底保障堅實有力。各級民政部門把兜底保障作為保民生、兜底線的核心工作,緊扣對象精準、政策精準、資金發放精準,不斷建機制、抓整改、強落實,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先后圍繞提高社會救助精準度,建立市縣鎮三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和“三共同”工作機制,將符合條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十三五”期間,全市共保障農村低保55.8萬人次,發放保障資金16.5億元,保障城市低保9.9萬人次,發放保障資金3.6億元;保障農村特困供養人員10.63萬人次,發放保障資金5.9億元;臨時救助23.27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76億元。按照物價上漲比例,先后多次對低保資金進行了提標,到“十三五”末,城市低保資金由2015年每人每月375元提高到590元,農村低保由每人每年2500元提高到4830元。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6300元;殘疾人“兩項補貼”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享受高齡補貼年齡由80歲下調至70歲,累計發放高齡補貼5.8億元,惠及16萬名老年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500元,集中供養孤兒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費1400元,家庭寄養每人每月1000元,孤兒大學生每學年學費補助1萬元;救助貧困大學生2萬多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億多元;積極組織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實施助推脫貧攻堅項目200多個,總投資2.3億元,20多萬名貧困群眾受益。
社會服務日臻完善。市民政局始終把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作為養老服務工作的目標,先后出臺系列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文件,為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優惠政策。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類公辦養老機構89個,民間資本興辦老年公寓10所,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52個、農村互助幸福院982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33張,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殯葬改革穩步推進,制定了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調整火化區的意見,不斷健全殯葬服務設施。目前,全市建成殯儀館7個、縣級公益性公墓5個、農村公益性公墓43個?;橐龅怯泴崿F全國聯網,為群眾提供最大便捷條件。完善了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社會組織發展到1697個,持續開展非法社會組織打擊治理工作,社會組織管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扎實推進。
社會治理逐步增強。鎮村治理體系逐步完善,建成城鎮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項目5大類151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項目612個,爭創省級和諧社區29個,社區均成立了“一部三室三站一場”工作機構,基層社區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基層工作力量得到加強,完成了全市第十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將一批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強的干部配到村委會班子。配強配優村級干部,積極推動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到100%。招錄城鎮社區專職工作人員501人,每社區分配2至3名,充實了社區服務隊伍。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面推進,村級監委會全部成立,村(居)務公開全面實行,基層民主化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基層保障強勁有力。防災救災方面,建設了7個救災物資儲備庫,為抗洪救災儲備了充足物資,建設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9個、省級32個,先后高效應對了各類自然災害100多次,累計撥付救災資金2.7億元,救助受災群眾178萬人次,有力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雙擁優撫方面,建立了退役軍人服務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全面維護涉軍人員切身利益,累計撥付各類優撫資金4.5億元,1.6萬名重點優撫對象得到妥善安置,安置退役士兵5000多名,實現了退役士兵“清零”任務,涉軍群體穩定。安全生產方面,以平安機關創建為契機,全面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市民政局始終把加強防范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首要條件,建立健全了安全領導機構,夯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堅持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督導檢查機制,突出重大節假日關鍵時期、民政服務機構關鍵部位開展督導檢查,及時堵塞漏洞,確保民政領域安全。
專項管理縱深推進。精心開展地名普查工作,圓滿完成了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工作經驗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在全國推廣。穩步推進平安邊界創建,全面完成第三輪市界、縣界、鄉界勘界任務,先后編印商洛市行政區劃圖兩次1.1萬幅;與相鄰省市縣共同完成了省、市、縣陸地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工作,我市勘界工作受到中省表彰。強力推進街路巷命名工作,按照職責分工,對中心城區19個街路巷進行了命名、更名和確認,與此同時,按照國家簡政放權“放管服”要求,指導各縣區開展了街路巷的命名更名工作。積極推進區劃調整工作,緊密跟進市委、市政府“一體兩翼”戰略布局,洛南縣撤縣設區各類材料上報上級民政部門待批,山陽縣撤縣設市前期準備工作陸續開展,丹鳳縣撤縣設區、商南縣撤縣設市相關工作已經啟動。全力做好撤鄉并鎮工作,全市鎮村減幅為22.2%、35.1%,撤鄉并鎮工作受到省上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