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倩
“我這一瓶降壓藥只要幾塊錢,不用進城在村上就能買,藥價也是零差價,小病不出村就能看,真的是條件好了,看病也方便了。”10月27日,商南縣趙川鎮店坊河村村民黨金安到村衛生室測量血壓后買了一瓶降壓藥,村醫黨世生叮囑他,有不適隨時打電話。黨金安笑著說:“有你們在,我心里踏實著呢。”
黨金安口中的看病方便了,不僅是對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感嘆,更是全市市民病有所醫的具體表現。回眸“十三五”,我市以加快推進健康商洛建設為主題,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醫改,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拓展健康服務范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現在村衛生室都是標準化建設,四室分離,還配備了相應的診療器械,群眾有小病在家門口就能看好,方便又省錢。”黨世生說。如今,黨世生口中的標準化村衛生室在我市廣大農村已很是普遍。
近年來,緊密圍繞脫貧攻堅、健康扶貧工作需求,聚焦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千方百計引項目、爭資金,堅持不懈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著力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條件。先后投入資金16.81億元完成衛生建設項目1907個,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了新建或改擴建。近3年來,共為50個鎮衛生院配備救護車、彩超等醫療設備106臺件,為795個村衛生室配發了健康一體機,鎮村醫療機構辦醫條件顯著改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辦醫條件明顯改善,逐步形成了以“市級為中心、縣級為龍頭、鎮級為樞紐、村級為基礎”的醫療服務體系。不僅鎮村醫療機構面貌煥然一新,市中心醫院成功創建三甲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建成投用,鎮安縣醫院門診綜合樓、商州區婦保院遷建項目、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新建項目等一批基礎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此外,還成立了康復理療、藥事管理、血液透析等12個質控中心,建成了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新生兒救治等五大救治中心,醫療質量管控步入規范化、系統化、精細化、同質化管理軌道。(下轉第二版) 目前,全市擁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1家,三級乙等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各1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8家、中醫醫院6家,二級婦幼保健院7家,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7家,村衛生室2148所,人民群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基本實現。
醫療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前一陣,商州區夜村鎮村民金霞正為腫瘤再次復發而不知所措時,主治醫生連線西安的專家,專家在了解其病情后拿出了詳細治療方案,金霞懸著的一顆心才踏實下來。不用東奔西跑就能享受到著名專家的診治,讓很多像金霞一樣的患者感受到了優質的診療服務,這正是我市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改進的生動體現。
針對我市廣大患者看病難、缺醫少藥的“痛點”,全市堅持一切為了全民健康的理念,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目標,2016年我市啟動了遠程會診項目,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16個,其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7個。全市3家三級公立醫院、21家二級公立醫院、98所鎮辦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加入醫聯體。市中心醫院與南京市鼓樓醫院建立了遠程診療平臺,實現了與心醫國際平臺、省衛健委平臺信息對接和資源共享,覆蓋81家基層醫療機構,有效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市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1.2%,城鄉居民看病就醫更加方便快捷。同時,我市持續推進以三級醫院為龍頭的醫療聯合體建設,充分發揮三級醫院在診療服務體系中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先進示范效應,實現全市三級醫院和縣級綜合醫院兩個“全覆蓋”,采取“團隊幫扶+專家出診+遠程診療”的方式,把名醫請到家門口,群眾看病遠的問題得到緩解。
為進一步優化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方便群眾在家門口看病,我市積極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服務團隊1693個,簽約居民163萬多人,通過開展主動服務、上門服務,為轄區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從群眾患病排隊找醫生到家庭醫生主動簽約上門服務的轉變。同時,在二級以上醫院指定科室對接家庭醫生轉診服務,為轉診患者建立綠色通道,讓群眾看病更方便快捷。推進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在全市構建區域一體、上下聯動、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效率和活力的提升。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曾是很多患者家庭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我市以化解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難題為著力點,嚴格落實基本藥物制度,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和村衛生室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持續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確定7個專業21個專科163種疾病診療目錄和轉診目錄。通過不斷深化醫改,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健康商洛”建設持續推進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關系著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系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如期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適應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我市以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為目標,全面啟動健康商洛建設,著力推動衛生健康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大力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積極推進醫療養老聯合體建設,建成商洛百順山莊老年公寓、丹鳳縣商山老年公寓、商南縣老年公寓、商南縣老年護理院、山陽縣豐陽老年養生公寓5個醫養結合機構,并將其確定為醫保定點單位。醫養結合機構設置醫療床位數155張,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44人,為老年人提供住院、護理、康復、生活照料及臨終關懷一體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醫療機構養老服務職能不斷加強,309個醫療衛生機構開設老年人綠色就醫通道,定期開展老年人體檢、老年慢性病預防診治、康復治療等工作,努力滿足老年人醫療及養老需求。
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實施,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19.32萬份,電子建檔率達到92.15%。規范管理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結核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均達85%以上。嚴格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鞏固提升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成果。規范實施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對孕產婦早孕進行建冊,產后訪視率和新生兒訪視率均達90%以上。此外,對農村婦女規范實施“兩癌”檢查項目,不斷提升健康保障水平。
深入落實預防為主工作方針,規范實施艾滋病、結核病、出血熱等10種重點傳染病專病專防策略。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確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哨點醫院151家,實現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鎮辦全覆蓋。全市建成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128個,其中數字化接種門診62個,丹鳳縣、洛南縣實現數字化接種門診全覆蓋。制定完善預防接種預檢登記、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系統管理等13項核心制度,預防接種門診建設步入了規范化、數字化軌道,全市免疫規劃接種率均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