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力宏 劉媛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來自鄭州的杜先生一家五口原本打算在商南金絲峽游玩一天就去西安,沒想到一家人在商洛整整“賴”了七天,先后游覽了金絲峽、丹鳳竹林關古鎮、棣花清風街、花廟、商州江山風景區、洛南花溪弄、漫川古鎮和天竺山等景點,直到八號才戀戀不舍地踏上返程。臨走時杜先生還略帶遺憾地說:“鎮安的塔云山、金臺山,柞水的牛背梁還沒來得及去呢,下次吧!真是沒想到,商洛處處是美景,有這么多的好玩的好吃的啊!”
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后的第一個黃金周,據統計,盡管受到陰雨天氣影響,8天長假,我市共接待游客304.8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7.37億元。
“商洛處處是美景”,杜先生的感慨是我市全力建設全域旅游示范市的結果。近年來,我市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積極探索“文旅活市”發展路徑,按照“精品景區+秦嶺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發展模式,著力創建國家旅游休閑度假集中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市,精心打造了商于古道生態文化旅游走廊、秦風楚韻旅游體驗走廊、秦嶺山水風情休閑走廊三條精品旅游廊道,成功躋身全國旅游百強市。
春可踏青田園,夏可避暑休閑,秋賞漫山紅葉,冬悅秦嶺飛雪,步移景異,風光旖旎。一個個精品景區搖曳生姿,一個個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如花綻放,串聯出商山洛水的秀麗畫卷。截至目前,全市3A級以上景區總數達到40家,其中4A級以上景區14家。全市共打造美麗鄉村重點村和示范村16個,美麗鄉村42個,其中柞水朱家灣、山陽前店子、商州江山、商南太子坪、丹鳳毛坪5個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市已有37個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創建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2019年年底,商洛市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建成上線,實現了對全市4A級以上景區的數據采集分析、應急指揮、視頻監測等綜合管理服務功能,全市旅游發展邁入智能化、信息化時代。該項目是目前全省唯一市縣平臺共建、數據共享、資源共用的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在省委網信辦、省工信廳主辦的首屆數字陜西建設高峰論壇上,被評為2019年數字陜西建設優秀成果獎和最佳實踐案例,是全省旅游領域唯一的獲獎案例。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旅游宣傳營銷,我市不斷深化“一節一賽”品牌,拓展體育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旅游休閑項目,全媒體推出“中國氣候康養之都”商洛名片,發起并成立了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聯盟,旅游節開幕式活動網絡關注度超3000萬次。深化與大平臺、新媒體合作,推進商洛文旅途牛網線上旗艦店及南京、西安兩家線下旗艦店宣傳促銷,在頭條、抖音等媒體開展“網紅達人游商洛”“商洛美景隨手拍”“抖音話題挑戰賽”等營銷活動。
換個角度看商洛“跟著無人機、達人游商洛”全媒體營銷活動發布消息超2000條,總閱讀量突破9000萬次。今年“雙節”期間,市文旅局連同各縣區和全市40多家景區,策劃了“在大秦嶺行走,為商洛美停留”商洛首屆秋賞秦嶺紅葉季、抖動商洛網紅大賽等50多項市場營銷和游客互動活動,全方位營造商洛假日旅游濃厚氛圍,進一步唱響了“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
旅游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旅游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景區變扶貧基地,旅游項目變扶貧開發區,鄉村旅游點變精準扶貧點,農產品變旅游商品,貧困農民變經營老板,涌現出了景區帶村、“公司+農戶”、旅游引領“三變”等一批旅游扶貧典型案例和一大批有思想、有技術、會管理、會服務的旅游致富帶頭人,形成了“旅游景區+‘三變’+集體經濟+貧困戶”“旅游公司+資產收益扶貧”等旅游扶貧精準脫貧新模式。
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二組村民柳太青是家里唯一勞動力,孩子上學負擔重,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他每年外出打零工的收入不過四五千元。后來趕上打造美麗鄉村,柳太青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辦起了農家樂,如今每年純收入可以達到5萬多元,外加閑置老房子每年1萬元的租金,家庭年收入超過6萬元。柳太青告訴記者:“不用外出打工,就在家里也能賺到錢,手上有了錢,孩子上學再也不用愁了。”
法官廟村曾是山陽縣法官鎮最貧窮的地方,全村在冊貧困人口171戶695人。近年來通過建設秦嶺原鄉農旅小鎮。如今這里梯田層層疊疊,千畝荷塘綠水蕩漾,白墻黛瓦的民居掩映在山林間,儼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越來越多的游客專門到這里干農活、住農家屋、吃農家飯,體驗原生態的農村生活,群眾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黨支部書記姚廣東說起村里的變化,喜上眉梢。據統計,2016年至2019年,全市年接待游客從3734.77萬人次增加到655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從199.81億元增至380億元。僅去年,我市旅游產業就輻射帶動2萬多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越來越多的鄉村走出了一條“以旅扶貧”“以旅富民”的新路子。
今年9月,我市發布了新策劃的13類330個文旅招商項目,總投資規模1472億元。今后,我市將以文旅融合為抓手,繼續堅持精品意識,加快高A級景區創建、評定命名一批商洛特色文旅品牌、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推動全市文化旅游品質提升,讓市民和廣大游客充分感受商洛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山水和厚重的人文,進一步鞏固提升“秦嶺最美是商洛”和“中國氣候康養之都”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助推商洛文化旅游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和大秦嶺生態旅游核心區建設,帶動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