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組織部印發通知要求
進一步發揮“兩個作用”堅決打贏防汛救災硬仗
本報訊8月15日,市委組織部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兩個作用”堅決打贏防汛救災硬仗的通知》,明確六條措施,為堅決打贏防汛救災硬仗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壓緊壓實各級防汛救災責任。各級黨委(黨組)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堅決杜絕僥幸心理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始終以戰時狀態、戰時紀律,繃緊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親自抓、扛在肩,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弄清弄準本地防汛重點任務和薄弱環節,健全完善“縣、鎮、村、組、點”五級群防體系,抓嚴抓實“防、搶、撤”各項措施,把責任細化落實到組織、到單位、到基層、到個人,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領導帶班、干部值班、信息會商報送等制度,確保形成統一指揮、條塊結合、協調有序、統分有力的防汛救災搶險工作格局。
扎實開展“三問三帶頭”實踐活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開展“三問三帶頭”活動為實踐載體,深入反思自問組織領導有沒有落實到位、防汛責任有沒有落實到位、應急措施有沒有落實到位,帶頭深入一線,帶頭轉變作風,帶頭奮力抗災,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領導干部要帶頭到災情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解決實際問題,既當“指揮官”又當“戰斗員”。基層黨組織要組織黨員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廣泛發動群眾,切實在防汛救災和災區重建的戰場上發揮主力軍作用,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增強信心、戰勝災情、渡過難關。
突出提高防汛救災實戰能力。近期,要結合防汛救災,分級開展實戰化培訓,組織實施應急救援處置演練,確保反應迅速、指揮得力、處置及時、救援有效。要充分利用微信、鄉村大喇叭、宣傳冊、公示欄等渠道和平臺,普及有關防汛抗災基本知識,提高群眾的抗災自救能力。要把加強鎮村干部防汛、防火、防疫等應對處置能力培訓,列為鎮村干部培訓必學課程,作為解決鎮村干部應急處置能力不足、組織無序、銜接不暢等短板問題的重要舉措,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員培訓。
優化干部駐村聯戶幫扶機制。建立派強用好第一書記長效機制,深化選派駐村工作隊員做法,推動力量向農村基層一線下沉。汛情預警后,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要就地轉化為防汛救災隊,實施聯戶包抓責任制,落實人盯人責任,實施全過程管控,確保轉移群眾及時到位不回流、科學安全不出事。由應急部門牽頭,從水利、交通、住建、衛健、資源、農業、林業等行業部門,優選骨干人才組成應急專家庫,強化應急救援、突發事件處置等專業指導。
注重在一線考察干部、考驗黨員。充分運用“三項機制”,把防汛救災中的實際表現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大膽提拔使用表現突出、堪當重任的優秀干部,及時懲戒工作不力、作風不實、失職瀆職的干部。指導基層黨組織發現和考驗入黨積極分子,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及時發展入黨。注重發現、及時表揚、宣傳表彰在防汛救災工作中涌現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先進典型,用身邊典型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戰斗在前,營造不畏艱險、敢于勝利、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
廣泛凝聚各方防汛救災力量。各級黨委要充分發揮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統籌企業、醫院、機關、社會組織等各領域資源,對各類防汛救災力量統一調度、合理部署。各級黨組織要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開展捐助、“結對幫扶”“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支援受災地區恢復生產生活、做好災后重建等工作,真正使受災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