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產業扶貧 不斷鞏固脫貧成效
我市“八聚焦八提升”打贏產業脫貧收官戰
本報訊(林偉鋒)今年以來,我市聚焦剩余產業脫貧任務,以“八聚焦八提升”為重點,持續推進產業扶貧,鞏固脫貧成果,堅決打贏產業脫貧收官戰。
聚焦產業增收,提升產業扶貧績效。實施菌果藥畜“4+X”特色產業提升和農產品加工提升兩大行動,培育扶貧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促進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截至目前,全市產業項目復工1566個。制作食用菌袋2.5億袋,種植中藥材10.6萬畝,生豬出欄33.5萬頭、蛋雞存欄585.37萬只。農產品電商銷售總額2500萬元,鄉村旅游接待人數40多萬人次,綜合收入1.1億元。
聚焦主體引育,提升帶貧履約水平。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和產業扶貧信貸支持力度,完善政策資金扶持與帶貧效果掛鉤機制,不斷引進培育壯大新型帶貧主體,創新推行資產入股、資金入股等“六型聯結”模式,加大主體帶貧簽約、履約兌現、帶貧效果等監管力度,確保貧困群眾產業收益最大化。
聚焦集體經濟,提升規范運營水平。實施集體經濟培育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創新發展路徑,激活用好項目資金,探索入股參股、承包租賃等經營模式,推進集體經濟規范化運營管理。全市1234個村(社區)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今年已為8791戶貧困戶分紅242.33萬元。
聚焦產銷對接,提升消費扶貧成效。率先在全省借助網絡直播幫銷鮮板栗20噸、棗夾核桃7836袋,銷售金額51.8萬元。加大經營主體與國企超市精準對接,推行定向消費,引導單位工會會費30%購買扶貧產品。創新利用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發布農產品供需信息,舉辦消費扶貧年貨節等助力扶貧產品高效對接市場。
聚焦監測預警,提升返貧防范能力。聚焦剩余產業脫貧任務,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對不穩定戶、邊緣戶實施重點監測,建立防返貧監測機制,完善幫扶措施,有效防范返貧致貧風險。科學預測農產品價格走勢、市場需求,合理布局產業規模,規避農產品市場風險。探索氣象指數、價格保險、期貨保險、全成本鏈保險等特色保險品類,保駕護航產業發展。
聚焦技術幫扶,提升指導服務效果。持續完善“1+2”產業技術幫扶體系,選優配強產業發展指導員,加強技術服務110指揮調度,主要領導通過直播課堂向“四支隊伍”在線培訓產業扶貧、集體經濟等相關政策。創新推行高職農業技術專家“線上直播培訓+線下田間課堂指導”雙線培訓指導、手機微信等技術服務方式,有效解決了群眾產業發展技術難題。
聚焦凈美環境,提升環境整治效果。實施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環境整治和村莊清潔兩大行動,聚焦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8項任務,推行部門包抓縣區,緊盯屋邊、村邊、路邊等6個區域,開展督查督戰,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截至目前,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11萬噸、村內水塘(溝渠)6350處、農業生產廢棄物2.26萬噸。
聚焦排查清零,提升問題整改成效。突出排查扶貧資金投入、帶貧主體支持等5個領域存在問題,圍繞查看資金撥付、項目監管、主體履約等6本臺賬責任措施落實,緊盯利益聯結、產業扶持等5個環節查找漏點短板弱項。并針對中省反饋和市縣排查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制定了整改方案,建立整改臺賬,確保工作任務、整改問題、短板弱項“三清零”。全市產業扶貧“三排查三清零”共排查梳理出問題9個方面70個問題,目前已整改到位5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