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媒體開放日”側記
陳丹婭

工作人員向媒體人介紹醫院設備

醫護人員模擬急救場景

醫護人員風采
沒有刺鼻的消毒液味,只有迎面撲鼻的花香;沒有擁擠排隊的吵鬧,只有和諧的鶯啼燕語。走進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園林化的建設,規范化的管理,讓你的心回歸到了自然。如果說制度是難以撼動的山,那么文化就是無處不在的水。在這里,你能看到小菜園中彰顯的生機,運動場上散發的活力,小盆栽里播種的希望,文化墻上給予的鼓勵。在點滴之間滋潤人心,在細微之處凸顯關愛。
5月21日,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舉行“媒體開放日”,這是該中心建成運行以來首次開展的主題采訪活動。當日,省市10多家媒體記者齊聚一堂,零距離接觸這所住著“特殊患者”的醫療衛生機構——商洛市首家公立精神衛生中心。
環境園林化 給患者一個溫馨舒適的家
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是我市唯一一家按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標準建設的專科醫院,依托市中心醫院設置運行,坐落于商州區沙河子鎮沙河子村東沙溝口,整個院區占地面積32畝。2019年12月3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衛健委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經主管部門批準開診試運行。
走進中心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白墻黛瓦的院墻,院墻下種植有一排排翠綠的竹子和桃樹。在春天里,整個院區是竹林、桃花交相輝映的盛景。在大門南北兩側的保衛室,大屏幕監控360度全覆蓋。市精神衛生中心后勤保障科科長張江濤介紹,中心實行24小時保安值守及重點區域監控,確保中心區域內安全零事故。
靜謐的院子里,3棵生長了五六十年的梨樹枝繁葉茂,梨樹旁邊種植有香樟樹。引導員喻冰格說,香樟有吸煙滯塵、涵養水源的作用,可吸收空氣中的氯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香樟的枝葉破裂后會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對蚊蟲有一定的驅除作用。患者在院區內散步時,會感到空氣清新、心曠神怡,有一種家的感覺。
山坡下的土地,被耕作成條塊,西紅柿、黃瓜、茄子、豆角等各種蔬菜橫成排、豎成行,在剛剛澆過水的濕潤沃土里茁壯成長。“患者每天都精心侍弄,一天一天地付出勞動,期待成熟采摘時,有一種收獲感和成就感。”張江濤說。
“您看,這些花盆上都貼著編號,誰喜歡啥花,就自己澆水、施肥,每天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精心呵護,久而久之就能喚醒每一位患者的愛心。”喻冰格指著院子的花盆向大家介紹。她說,患者播下的是種子,收獲的是希望。
據了解,醫院還建設了污水處理池、無障礙通道連廊、標準化燈光籃球場等。醫護人員經常組織患者們一起開展打籃球、踢毽子、跳繩、扔沙包等文體娛樂活動,促使患者在病理和心理上雙康復。
關愛有溫度 讓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和意義的關注和追求。對醫務工作者來說,擁有人文精神最重要的體現是對病人的關愛和尊重。
“精神類疾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看似手腳健全,實則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負責人王曉剛表示,對待精神類患者,應該給予其心理上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病人康復,讓處在陰影里的患者早日見到陽光。
在媒體分享會上,工作人員任茗華回憶,醫院剛開診不久,碰上元旦節,商州區大荊鎮患者劉某玲剛好過生日,大家商量后一致決定為她訂一個生日蛋糕。經過前期準備,蛋糕按時送到活動室,大家一起為患者戴上皇冠帽,唱起生日快樂歌。不一會兒,劉某玲開始流淚、咳嗽,當醫護人員診斷處置時,她才擺手示意:“沒事,我太感動了,吃得太急。以前從來沒有人給我過生日,感謝你們記得我的生日,謝謝!”
來醫院的人,很多都是不能自理的人,患者被送到病區時常常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渾身散發著惡臭味。“記得見到患者屈某龍時,他沒有穿襪子,鞋底都爛掉了,裹著破舊的棉襖凍得瑟瑟發抖。”護理部主任李翠花一一回憶起病人初來醫院時的場景。考慮到80%精神患者家庭比較貧困,大家自告奮勇地奉獻愛心,為這些患者購買餐具、襪子、拖鞋,還將自己家的舊衣服拿來給患者使用。
寬松優雅的環境、無微不至的呵護,是愈合心靈傷痕的良藥。病區環境寬敞明亮,15間病房溫馨整潔,并單獨設置病人活動室、溝通室、餐廳、洗澡間等,讓患者體會家庭般溫暖,也希望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早日康復,盡快回歸社會,擁有正常人的生活。
“我們醫護人員特別有愛心,經常陪同患者一起參加活動。”市中心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陳建玲說:“除了組織患者打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做廣播體操外,還和患者共同種樹、下棋、唱歌、畫畫等,不僅豐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還能提升患者社會交往能力及勞動能力,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復。”
建設標準高 讓患者得到專業規范的診療
在采訪現場,任茗華介紹,市精神衛生中心設有電生理室、超聲檢查室、DR拍片室、化驗室、藥房及專科檢查和治療室等。在滿足醫療功能的基礎上,按景觀園林式醫院打造,病房注重自然通風采光和人文設計。在安全防護細節上,設有保護間,對狂躁、自傷、自殺患者起到保護作用。病房內的設施設備均無棱角、不帶繩索等,飲用水維持在恒溫,病房窗戶加裝防護網,門全部外開,室內不能反鎖。避免柵欄式、強迫式病房設置,讓患者在方便安全、流程合理、充滿人文氣息的環境中診療和康養。
據陳建玲介紹,2017年12月,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在市中心醫院開診,主要開展各類精神障礙患者評估、診斷、治療等工作。新思路引領,前瞻性規劃,高標準建設,是商洛市精神衛生中心落成的前提。目前,中心開設男女病區各1個,配備醫師9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兩人;配備護理人員24人;外聘專家顧問兩人。
陳建玲說,醫院將在中心2號樓籌建商洛市中心醫院醫養結合中心(頤和金秋醫養中心),系商洛市首家大型公立醫院主辦的一家養老機構,目前各項設施正在建設中。
市精神衛生中心擁有專業的、人文的醫療護理團隊、先進的診療技術和設備以及溫馨整潔的環境設施,始終秉承“讓患者早日回歸社會”的服務理念,能夠為患者提供專業規范的精神衛生服務,它的開診運行,標志著我市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邁上了新臺階,必將對健康商洛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