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任毅)近年來,商南縣聚焦“愛國奉獻”主題,凝聚人才智慧力量,開展人才社會實踐,充分發揮人才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建強人才隊伍。加強人才平臺建設,高標準打造5個院士工作站和“鄉村振興”博士站、7個人才示范基地、5個技術研發中心、3個重點科研實驗室等高層次人才平臺,提升人才科研力度。大力培育企業家創新意識,重點打造茶葉聯營公司、虎之翼、沁園春、泰科閥門等12家具有創新領導力、科技競爭力、戰略思維力的骨干名企和創新創業基地。實施人才專編制度,設立急需緊缺“人才編制池”,聚力引育100名創新型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500名技能型人才,不斷集聚壯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力量。
開展創業實踐。開展招才和招商、引智和引資工程,圍繞縣域82個重大項目,招引7家規上企業落戶,帶動28家鄉鎮企業轉型提質,促進硅科技、高強電子、茶葉產業、裝備制造等創新產業新發展。開展人才惠“三農”實踐,推動茶菌果畜藥產業均衡發展,力促19家龍頭農企、157個農業合作社和29家電商發展壯大。開展“項目+人才”實踐,激勵人才向大項目大產業進軍,引領易聯科技等28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1億元,引進茶海公園等37個人才項目落戶商南,實現到位資金133.44億元。
做優惠民服務。發揮10個人才服務團作用,深入開展支農、支醫、支教、支企等活動2200多次,實施脫貧項目39個,培育致富能手5200多名。引導豐聯和中劍等38家企業與長安大學、西工大等25家高校建立校企人才合作,開展人才惠工惠農服務。選派98名基層干部和技術員赴溧水交流學習,爭取溧水援資6300萬元,援建項目37個,服務帶動貧困人口2539戶8323人。加快10個鎮辦人才創業服務中心建設步伐,開展“三支一扶”人才下沉服務,改善偏遠山區群眾生產、醫療服務、務工就業和子女就學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