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澤平
不久前,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環秦嶺航空智能科技裝備產業園正式落戶丹鳳,項目將依托丹鳳通航機場,主要圍繞超級續航和超級載荷“雙超級”行業無人機生產制造及載荷設備應用,在丹鳳建設具有無人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遙感監測及數據應用、航空運輸、教育培訓、產業基金、展示銷售全產業鏈的航空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填補我市航空產業領域的空白。
如何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地處陜南的商洛,要踐行好綠色循環發展理念,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上持續用力,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大的步伐。“十三五”以來,我市緊緊圍繞綠色循環發展主線,聚焦補鏈延鏈強鏈,積極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大數據等綠色產業體系,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供了“商洛答卷”。
“十二五”期間,釩價格受全球市場影響持續低迷,為保護和深化我市釩產業發展,改變發展粗放、結構不優、增長乏力等矛盾和問題,市上通過實施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延長釩產業鏈,并將其作為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重點項目進行扶持發展。如今,釩循環經濟產業鏈龍頭企業山陽豐源釩業公司釩氮合金生產規模達到年產1萬噸,穩居全球第一,確定了商洛在全球釩行業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地位,該公司科技攻關的“一步法推板窯制取釩氮合金技術”共取得8項國家專利,在釩氮合金產品上深深烙上“創新驅動”的印記。
在商洛高新區,從最初入駐的比亞迪公司,生產電池電解液、隔膜紙項目,到現如今建成動力電池產業園,形成了由商洛比亞迪公司的電池隔膜紙、電解液,陜西海恩公司的電池正極材料,陜西動力越源公司的負極材料,耐力科技公司的電池封裝等4家企業5個項目組合而成的新能源電池項目全閉環產業鏈。目前,比亞迪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動力電池隔膜紙項目技術水平處于行業尖端,其中動力電池隔膜紙項目技術全球領先;陜西動力越源公司的核心產品硅碳負極材料核心技術指標國內領先。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項目占據了即將步入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行列的商洛高新區的半壁江山,逐漸形成的新材料、新能源創新型企業集群,成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2019年,該園區新材料產業產值達88億元,鋅、釩、鈦材料循環產業鏈基本形成;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比亞迪、陜西躍迪、陜西秦煌、陜西海恩、陜西正太等一批新能源企業落地開花;大數據建設如雨后春筍,君威京東云倉、秦嶺云平臺大數據中心、商洛呼叫中心等項目加速建設。
2019年11月9日,坐落于洛南縣衛東工業集中區的洛南縣環亞源銅業有限公司固危廢全產業鏈啟動運營當天,就獲得江銅集團、中國黃金、銅陵有色等國企、央企的青睞,雙方簽訂產品供銷合同,形成長期合作關系。洛南縣環亞源銅業有限公司致力于“再生發展、循環利用”,將可回收利用的工業廢泥、廢渣、廢舊金屬等廢棄物進行多元化回收、集中化處理、規模化利用,形成分揀、拆解、加工、銷售和無害化處置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公司著力于含銅廢物資源化深度加工,變廢為寶,生產出的主打產品銅陽極板是工業用電解銅唯一的上游產品,市場供不應求。在第五屆西安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上,洛南縣環亞源銅業有限公司推出的金屬廢料利用處置裝備和工藝流程,得到了與會專家、行業內人士一致好評。
近年來,我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為主攻方向,引進了比亞迪、西北有色、西部鑫興、煉石有色等一大批知名企業,打造了有色冶金、無機非金屬、新型建材、前沿材料等四大新材料產業鏈條,培育形成了以鉬、釩、鋅、硅等材料開發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實現了礦產建材等傳統產業向“綠色礦業+新材料”蛻變。2019年全市新材料企業達到40多家,實現產值821.26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1.5%。新材料產業依托“秦嶺數谷”和商洛高新區、山陽高新區、商南等縣域工業集中區,大力發展智能終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產業,建成一批數字經濟孵化器、數字經濟創新空間,構建了電子信息和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打造了一批新材料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
新材料、新希望、新商洛、新期待,聚焦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我市將按照《中國制造2025商洛實施方案》,繼續走好綠色循環發展之路,以“創新驅動”為核心,重點培育有色冶金、無機非金屬、新型建材、前沿新材料為主的“四大產業集群”,形成縣區間、產業間優勢互補、協作配套、錯位發展、良性互動的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培育出更多具有“產業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的“綠色產業”,推動商洛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