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存玲 文家富)今年春季,我市按照“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的病蟲害防控思路,強化安排部署,狠抓措施落實,全力抓好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工作,努力將病害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截至4月底,全市已開展小麥條銹病防控33.4萬畝次,防控處置率達92%以上。
強化安排部署。針對我市今年小麥條銹病為近10年來發生最重年份的實際,市上提前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技術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時間節點、技術路線、防控措施和工作要求,確保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各縣區也結合工作實際,細化實施方案,落實工作措施,強化屬地責任,確定專人開展監測,推動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高位推進落實。市上分別于3月5日、4月13日召開全市春季農業生產暨動物防疫工作視頻會議、產業脫貧推進視頻會議,對全年糧食生產、小麥條銹病防控等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縣區充分認識開展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努力抓好糧食生產,充分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穩住農業基本盤,確保全年糧食生產安全。為將工作落到實處,各級各部門立即行動,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檢查指導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
加強資金保障。省上《關于印發農業生產救災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后,市農業局第一時間聯系財政部門,及時劃撥農業生產救災專項資金190萬元,組織各縣區備足備齊防控藥劑、藥械,開展技術培訓,加強病情監測,及時開展小麥條銹病防控,努力將病害危害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
加強監測普查。針對今年小麥條銹病早發重發態勢,全市抓早動快,組織技術力量全面開展病害調查,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田。各縣區加大了調查頻次,擴大了調查范圍,在小麥條銹病常發重發區設立監測點22個,開展系統監測和大田調查,及時傳遞蟲害發生動態,全市共發布病蟲情報41期,為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開展群防群控。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發現一點、防治一片”措施,挑治發病中心,普防點、片發生田塊,對普發田塊,抓住二次普防時機,大力開展統防帶動群防,市縣聯防辦開展防控示范9場次,出動無人機30架次、電動噴霧器300多臺次對集中連片麥田進行統防,完成統防面積19萬畝次。
做好宣傳培訓。在防治關鍵時期,全市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多層次、廣角度宣傳普及科學防控措施和安全用藥知識,指導群眾及時開展病害防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宣傳格局,進一步提高了技術入戶率、普及率,共開展電視、報刊宣傳15次,發放明白卡5萬多份,培訓農戶10萬多人次,確保關鍵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