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遭遇退款陷阱
讓網絡詐騙露出“馬腳”
本報記者 馬澤平
日前,記者接到一個自稱“快遞理賠中心客服”打來的電話,聲稱記者網購的物品丟失要進行退款處理。記者半信半疑和該“客服”開始溝通,一系列談話和網絡操作后,記者發現“客服”漏洞頻出,隨與之周璇,終于讓“客服”露出“馬腳”,記者也隨即報警,阻止了一起網絡詐騙。
陌生電話
設置退款陷阱誘上當
近日,記者正在辦公室忙碌,突然打來一陌生電話號碼+85254460009,顯示號碼所在地是香港,本人沒在意就掛斷了。沒過幾分鐘,電話又響,記者忙著趕稿,沒看電話號碼就接通,對方說:“你好,我是某某快遞理賠中心0087號業務員,你購買的鞋子在鄭州轉運西安的途中丟失,按照規定我公司需要支付你貨物價款的雙倍作為賠償金,請把你的網購截圖發過來作一下信息核實便于辦理退款業務。”
記者再看電話號碼就是剛打過來的,就警覺問,既然是理賠中心,咋電話顯示的是香港,物品丟了應該是供貨商主動和客戶聯系呀。對方說這號碼是某某快遞理賠中心的全國通用號碼,記者購買的鞋是市場搞活動的斷碼貨,沒有產品了。記者一想,早上還納悶購買的鞋3天了還沒消息,是不是真的?對方催促記者,現在140元賠償金已到支付寶,讓記者趕快進入領取,過時了賠償失效又得重新操作。
記者進入手機支付寶界面后,發現支付寶并沒有到賬余額,對方又稱記者信用額度不夠,要開通支付寶的“備用金”功能。此時,記者發現端倪,備用金是在用自己的錢,就以操作復雜,不會為由拒絕開通。對方說,開通之后才能看到,當記者開通支付寶備用金顯示500元余額后,對方電話催促記者,“支付寶賬上是不是多了500元,咋把下一位客戶的賠償金領了。”至此,記者敏銳發現這是一起網絡詐騙,便說:“我多領的500元錢,是不是要返回360元才對。”對方說,“你要把那500元趕快轉過來后,我這邊才能重新給你支付140元。”記者隨即掛斷電話,當機報警,并通過QQ官方舉報網絡詐騙。
商家回應
購物退貨沒溝通就賠肯定有詐
假如客戶貨物真的丟失了,一般的程序是怎樣的呢?
記者撥通了供貨商的電話,工作人員回復稱,記者購買的鞋由于在節日期間,所以發貨遲了幾天,但網上查看快遞配送一切正常。“商家沒有和你提前溝通,就支付退款賠償金的肯定有詐。一般情況下,客戶購買的普通商品丟失,供貨商會直接和客戶溝通,雙方協商達成換購或退款的統一意見。”供貨商工作人員說,“他人告知交易存在異常時,可以先通過官方渠道聯系賣家,或直接登錄官方的購物網站查詢賬號和訂單狀態,切勿私下交易退款。”
警方提醒
勿相信陌生電話讓退款是關鍵
記者隨后就此事撥打了商洛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的電話,姚警官告訴記者,購物退款類詐騙是不法分子利用人們對支付寶平臺“備用金”功能不熟悉,實施的詐騙。“五一”期間,各大電商平臺也忙著搞活動、打折促銷,不少人想著趁折扣季網購點東西。騙子通過不法渠道掌握了受害者的網購信息后,假冒客服給受害者打電話謊稱其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或丟失等要給受害人退款。由于騙子掌握了受害人準確的訂單信息,很容易博取受害人的信任,進而通過電話騙取客戶的支付寶“備用金”,或通過釣魚網站的方式套取受害者的銀行卡號、密碼和短信驗證碼等信息。而一旦受害者泄露這些信息,騙子轉走受害者網銀賬戶中的錢就輕而易舉了。
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在網購時一定要謹記,凡是自稱快遞公司主動理賠的都是詐騙,凡是自稱客服要你在網上借款的都是詐騙,凡是自稱銀行客服向你索要驗證碼的都是詐騙。切勿隨意相信自稱是網店商家或者金融客服的陌生號碼,謹防個人銀行卡信息泄露,更勿將綁定手機的動態驗證碼告知他人。一旦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一定要及時截圖保存證據,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或就近到派出所報警,配合公安機關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