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商洛中學1644名高三學生攜帶健康檢測卡及返校健康承諾書有序到校報到。據商洛中學校長周志剛介紹,學校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制定相關入學流程,確保高三學生安全返校,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復習備考工作。(王孝竹 攝)

圖為商州區中學開學現場(劉媛 攝)
本報訊(劉媛)3月30日,經過一段時間的居家在線學習,全市24所學校322個班的17137名高三學生正式開學復課,涉及高三年級教職員工有1681人。
憑“健康陜西APP”二維碼入校
據了解,開學前,各學校持續監測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假期行蹤和身體健康狀況,及時組織教職員工做好“健康陜西APP”二維碼查驗,并建立健康監測臺賬,將監測結果作為師生開學返校依據。各縣區建立學校防疫物資儲備情況日報告制度,各學校結合班級數量、規模,師生人數,消毒面積,測溫、消毒次數等綜合因素,科學測算消耗量,按需儲備防疫物資設備,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肥皂。各學校會同當地衛健部門,對學校專職或兼職醫務人員、校醫、保健教師、從事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開展業務知識與技能培訓。按照規范要求設置相對獨立的隔離區(室),發現師生健康情況異常,及時隔離觀察,并報告衛生防疫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妥善予以處置。建立健全隔離、轉送工作流程,保證每一人次隔離都對隔離場所進行全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校園內有家屬區的,提前將家屬區與學校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用圍擋隔離開來,確保校園內師生員工安全。
錯峰錯時進校
據介紹,開學當天,各學校根據本校確定開學的學生規模,組織實施錯峰、錯時進校。學校不召開教職工、師生大會,減少人員聚集。嚴格執行出入口通道分離和師生進校門前體溫檢測、手部消毒、口罩佩戴、身份核驗登記等措施,不允許未佩戴口罩人員進入校門,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返校返崗。學校根據開學前建立的健康監測臺賬,做好重點人群證明核驗和“健康陜西APP”二維碼查驗。市上要求,所有外省赴商返商的教職員工、學生及家屬,應當居家隔離14天;境外赴商返商、經停高風險省市、與確診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史的教職員工、學生及家屬,還應經核酸檢測陰性,本人及家屬均健康者方可入校,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上班上學。如出現發熱、咳嗽、嘔吐、乏力、咽痛、腹瀉等身體癥狀體征者,應待癥狀體征消失(發熱患者必須燒退后48小時、嘔吐腹瀉患者癥狀消失后72小時),身體痊愈后方可返校(排除感染引起的咳嗽等癥狀的,如過敏、哮喘等,需有二級及以上醫院提供醫學證明)。各學校將以當前疫情防控為重點,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將開學第一課確定為健康教育課,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教育。
封閉式管理
所有學校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根據需要可適當關閉部分校門或調整校門開放時段,鼓勵教職工錯時、錯峰到校。學生進校報到后,一般不得離開校園,如需離開須向班主任報備,并憑有效證件出入,并測試體溫。
疫情未解除之前,學校不舉辦開學典禮、升旗、跑操、活動比賽等大型聚集性活動,嚴格壓縮各類會議規模、數量和頻次,不組織聚集性教學和教研活動。一律不開展校際師生聚集活動。堅持以一個班及以下為單位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健康教育、營養教育和安全教育。
學校將嚴格落實體溫檢測篩查制度,對缺課缺勤學生和教職員工,做好追蹤登記。加強對學校出入通道、辦公室、衛生保健室、食堂、宿舍、教室、實驗室、圖書館、校車、電梯等重點區域的管理、消毒和洗手消毒液配備,加強對校(保健)醫、餐飲、保潔、垃圾處理人員的工作規范培訓和工作流程監管,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嚴格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未經審批部門同意,不得擅自線下開班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