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
特約記者 孫傳卿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商南縣堅持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手抓,分區分類、精準施策,推動企業和重大項目復產開工,努力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人勤春來早,春耕生產煥發生機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商南縣核桃、茶葉、中藥材等脫貧產業基地,人們忙著栽苗、播種、澆水、施肥、科管,廣袤的田野到處呈現出“人勤春來早”的勞動景象。商南縣抓緊組織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的生產、流通和供應,打通農資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確保春耕生產順利推進。
茶葉是商南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直接帶動全縣2.4萬人脫貧增收。為了不誤時令,該縣提前安排部署茶企疫情防控和茶葉基地規劃、苗木調撥栽植、務工人員召集等工作。從2月13日起,陸續從浙江調回金牡丹、安吉白茶、龍井43和陜茶1號茶苗120多萬株。同時組織郵政、物流等企業開通綠色通道,解決防疫和農用物資的供應、運輸問題。
連日來,日均150名茶農和貧困群眾戴著口罩,在該縣油坊嶺萬畝現代茶葉基地里辛勤勞作。入駐的7家茶企業在茶葉栽植、澆水、覆膜以及后續管理中,都選派技術員現場指導。這個基地建成后,可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和入股分紅等形式,帶動40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8000元。務工人員陳進中說:“我原來在城里干活,疫情期間城里干不成了,我們都到茶葉基地來務工,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里。”
富水油坊嶺萬畝茶葉基地在復工復產中,嚴格把控源頭,要求參加勞動的都是沒有外出史的;對來茶園務工人員每天都要測量體溫,發放口罩;盡可能把工作面擴大,讓務工人員盡可能分散,避免聚集。
目前,油坊嶺茶葉基地已建成茶園4000多畝,栽植金牡丹、安吉白菜、龍井43等無性系良種茶苗1200萬株,今春計劃再建6000畝高標準生態茶園。
為助力春耕春播,2月27日,商南縣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最大降水量達12.5毫米,有效緩解了墑情。
疫情期間,交通不暢,線下渠道受阻。商南縣的農業服務志愿者積極作為,為農戶開辟農資運輸和供應通道,同時利用電商平臺,幫助農戶將當地的天麻、板栗、香菇等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清油河鎮的綠農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山人家等電商企業與轄區吊莊、碾子溝村等集體經濟組織簽訂了中藥材、甜玉米種植銷售協議,與全縣100多家天麻、香菇、狝猴桃等種植企業、合作社簽訂了農產品購銷合同,與清油河鎮500多農戶、400多貧困戶簽訂了穩定的農產品訂單合同。
10多天來,清油河鎮洋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運營的京東、拼多多“綠農源生鮮食品店”在線上平臺日均下單1000多個,日成交額達兩萬多元。累計銷售清油河、富水、試馬等鎮的滯銷香菇3萬多斤,紅薯、板栗、天麻等農產品3.14萬斤,共創收25.5萬元,帶動貧困戶增收9.76萬元。銷售的香菇在全國菌菇類銷售平臺連續5天排名第一。還提供采購、財務、電商客服、后臺運營、快遞打包等勞務崗位22個,帶動貧困戶就業15人。
為加快培養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和電商達人,近期,商南縣還舉辦第7期電子商務技能線上培訓班,組織各鎮辦、村(社區)扶貧干部、電商從業者、電商服務站點經紀人、各村企業、扶貧基地、合作社人員、在冊產業脫貧貧困戶參與網絡學習,通過“線上直播+錄播回放”的授課方式,提高創就業者技能。
企業開足馬力,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商南縣在積極做好春耕春播的同時,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加強服務指導。一批重點項目有序復工,重點產業積極復產,經濟平穩運行。
該縣制定下發了重大項目開工復工暫行規定,落實專人為項目復工、企業復產創造條件。要求各項目建設單位,加強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工作研判,在充分保障從業人員和公共安全及疫情防控條件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開展項目開復工前期準備工作;要求各項目包抓責任單位,加大對接力度,厘清項目開復工時間點,及時解決困難問題,精準制定出項目開復工時間表、路線圖和節點計劃,切實將疫情防控和項目開復工工作安排到位。按照優先保障脫貧攻堅及民生工程、擬觀摩項目和大體量投資項目的原則,一季度,全縣安排開復工的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共45個,其中要求縣婦幼保健院遷建等5個項目在2月16日開復工;商南縣特色農產品產業園等18個項目在2月底前開復工;30萬立方米高密度板生產線等22個項目須在3月底前開復工;其他項目最遲不晚于6月底前開復工。
商南縣要求各項目建設單位嚴格執行有關規定要求,做到“前期手續、防控機制、人員排查、設施物資、內部管理、審批報備”六個到位??h經貿部門落實“點對點”包企業,“面對面”抓服務,派出專人“駐廠”,從加大金融支持、穩崗就業、開展產銷對接、優化審批服務等方面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全力支持企業轉危為機,渡過難關。各鎮辦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靠前服務、跟蹤服務,督促企業做實做細各項防控措施,強化環境保障,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可能面臨的問題。
同時,商南縣各縣級包抓領導深入一線,統籌各方力量,指導做好疫情防控及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各項目包抓責任單位派駐的聯絡員堅守崗位,做好駐地項目的日常監管,每天梳理反饋項目開復工情況。縣發改局和項目包抓責任單位做好牽頭抓總和包抓幫扶工作,合力解決項目前期手續辦理、資金短缺、企業用工、物流運輸和原材料供應等困難和問題,力促項目開復工各項要素調度有序、快速到位,確保項目成熟一個、開復工一個。
為緩解資金短缺給企業造成的經營壓力,近日,商南縣農行向縣內的秦嶺佳坊、宏達康盛、天河泥漿、峽陽新能源、金絲峽旅游等5家企業投放貸款6400萬元,支持項目復工、企業復產。
生產要素加速流動,發展活力不斷激活。在商南縣工業園區虎之翼高科技產業園和神州實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戴著口罩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在疫情防控方面,虎之翼公司廠區采用封閉式管理,所有員工吃住在廠區,用餐采取分餐制,且每人間距保持在1米以上。日常管理人員實行錯峰上班,研發人員在家上班。目前,全縣已有19家企業復工,990名工人返崗上班。
另外,商南縣人社、扶貧部門積極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充分發揮村級勞務合作組織作用,鼓勵縣域內企業積極吸納勞動力,最大限度給予企業免費培訓、貼息貸款、吸納補貼等優惠政策,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全縣采取“專人、專車、專廠、專線”,通過“點對點”輸送服務模式,累計發出8批次27輛大巴專車,安全有序輸出619名務工人員到浙江等地返崗就業。
統籌城鄉發展,守牢“三農”基本盤
農業興,則百業興。商南縣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突出抓好農業產業謀劃、農村環境整治、春耕生產、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涉農重點工作,努力守牢“三農”基本盤。
該縣以“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布局為引領,以項目謀劃為抓手,大力發展茶、菌、果、畜、游五大產業,構建“5+X”產業體系。精心打造一批重點產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后組織富水茶海公園、茶坊小食品加工產業園等項目開工建設,指導督促沁園春、縣茶葉聯營公司等11家茶葉龍頭企業、豐聯公司等3家畜牧養殖龍頭企業、海鑫食用菌等5家食用菌企業、佳憶德等4家狝猴桃企業開工復產。目前,全縣共有13家農業企業、139個合作社、339家農資門店有序復工復產。
商南縣還組織農業技術專家和職業農民,圍繞小麥、油菜、馬鈴薯、養蜂、狝猴桃、茶葉等產業,錄制微課堂視頻7期,開通1.2萬戶貧困戶手機短信平臺,發送手機技術服務信息兩萬多條。針對疫情防控期間農村地區無法及時采購農資等問題,城區23家農資經營主體辦證后配送上門。目前,全縣已種植馬鈴薯兩萬畝、代料香菇2000多萬袋。
另外,商南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齊“三農”工作短板。圍繞1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20個庭院經濟示范村、30個集體經濟示范村、40個廁所革命示范村建設目標,結合“五小”產業,精心打造“庭院經濟”和路邊經濟帶。還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00多噸,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180多噸,消毒3500多場次。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田園畫卷正徐徐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