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丹鳳縣委把疫情防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強化擔當、主動作為,形成了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硬核”堡壘。
強化擔當夯實防控“責任田”
縣委及時成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醫療救治、社區防控等10個工作組,累計召開領導小組辦公會和專題會議19次,縝密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推行縣級領導包鎮辦、鎮辦領導包村(社區)、村(社區)干部包戶三級包抓責任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采取外堵內防、地毯拉網、分片包干、全員參與四項措施,建立以社區村組、醫療機構、旅游景點、火車站和交界路口為重點的“五位一體”排查防控體系。強化執紀問責,先后對5個黨委(黨組)、82名黨員干部追責問責,倒逼防控責任落到實處。
強化引領筑牢組織“主心骨”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及時印發《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先鋒引領·丹鳳朝陽”黨建帶動聚合效應凝心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緊急通知》,全縣611個黨組織積極響應、主動參戰,在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34個,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愿服務隊359支,1200多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小區報到,設立黨員先鋒崗1459個,劃分黨員責任區1394個,嚴格落實重點對象“科級領導+村(社區)干部+黨員+村醫”“四個一”監測責任,筑牢聯防聯治、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強化示范爭做疫線“排頭兵”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全縣各條戰線黨員干部以“六個帶頭”踐行初心使命,36名縣級領導干部以上率先、靠前指揮,帶動8200名黨員干部奮戰在防控第一線。202名機關黨員干部主動請纓到重點區域值守,千名“紅色代辦員”架起黨員群眾的連心橋,46名醫護人員第一時間主動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指印,花瓶子鎮機關12名女黨員干部請纓組建“巾幗黨員服務隊”,黨員楊粉蓮自創秦腔《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阻擊戰》,17家愛心企業和志愿服務隊捐款190多萬元,市縣拔尖優秀人才自發捐贈28.26萬元物資,凝聚起了全力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強化措施關心關愛“聚干勁”
及時出臺《關心關愛防控一線干部八條措施》,采取“四聽、三看、二研判、一線考察識別”的辦法,加大在防控一線考察識別評價干部。對表現突出的黨員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及時記功獎勵,優先聘評職稱、優先納入優秀人才和拔尖人才評選。54名表現突出的干部被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重點培養,千余名奮戰在一線的干部被重點培養。為2858名防控一線干部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劃撥31.5萬元專項黨費,加大對基層黨組織疫情防控工作支持保障力度。積極培樹典型,累計宣傳報道先進集體事跡118次、先進個人事跡112人次,激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昂揚斗志。
強化保障防控發展“兩手抓”
堅持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及時下發《關于做好項目復工企業復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出臺《丹鳳縣做好疫情防控增加農民收入防返貧政策支持辦法》,制定27條“硬核”措施,成立復工復產工作組,選派56名干部駐守企業指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縣審批局出臺支持復工復產十三條措施,保障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重點民生企業平穩有序開工。縣人社局累計發布網絡招聘信息6期,提供就業崗位2.3萬多個,通過“點對點”護送,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0多人。武關鎮黨委緊盯春季農業生產,推行“三個三”工作法保障抗疫生產兩不誤。縣域內的堯柏水泥、華茂牧業等11家龍頭企業和2個重點項目有序復工復產。(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