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備受全國關注的火神山醫院完工并正式交付軍方。商洛義工孫錚亮也結束了8個日夜奮戰參與建設的日子,回到洛南縣。在當地警車和120護送下,目前正在洛南定點酒店進行隔離。
2月3日下午3點,記者撥通了孫錚亮的電話,了解他馳援武漢的經歷。

瞞著家人馳援武漢 圓報效國家夢
今年50歲的孫錚亮是洛南縣永豐鎮李村村民,也是洛南縣義工聯合會的一名志愿者。大年初一早上,他在電視上看到武漢疫情消息和醫生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幸逝世的新聞,心里萬分悲痛。在抖音上他看到73歲李蘭娟院士主動請纓出征武漢,非常感動。孫錚亮告訴記者,他們都那么大年齡了,國家有難還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跟這些人相比,自己還是個老小伙,正是干事的時候。雖然他只是個農民,沒有什么文化,但在他心里也一直有一個報效國家的夢。

“2008年汶川地震時,我就想去支援的,但是家里條件不允許,沒去成。這次武漢疫情這么嚴重,也正是國家需要用人的時候,我覺得我應該去”孫錚亮說,在得知武漢要建火神山醫院的消息后,1月26日,他瞞著家人毅然決然離開商洛直奔武漢。臨行前,考慮到不給工地添麻煩,他還準備了帳篷、睡袋、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和電錘、電鉆、打磨機等工地上可能用到的工具。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出發前他沒敢將此事告訴家人,但長時間沒有回家,隱瞞不住了,才告訴家人自己在武漢援建醫院,家里人也紛紛表示支持。
據孫錚亮介紹,在前往武漢的途中,遇到服務區,就積極配合檢查,測量體溫。進入武漢時還曾被工作人員勸返,但他說自己是去火神山醫院工地做義工的,疫情防控沒解除前他不會出城,這才放行,隨后他經由運送物資通道直達醫院工地。

希望醫院早日建成 武漢早日戰勝疫情
27日上午10點,經過近11個小時的車程,孫錚亮到達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上午11點半到達工地,登記完吃了塊面包就開始干活了”孫錚亮介紹,他到工地的時候,已經是火神山醫院建設的第二天了,地板、鋼板等運送物資的車輛絡繹不絕,數百臺機械轟鳴,上千名工人戴著口罩井然有序地忙碌著,有的在澆筑混凝土,有的在鋪設地膜……建設場面讓人百感交集。在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手中的活,希望醫院早日建成,武漢人民早日戰勝疫情。
在工地上,孫錚亮聽從指揮部負責人的安排,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跑,搬東西、拉沙、攪拌水泥……凡是工地上需要人力的地方,他都搶著干。有時候工地上上機械了,他暫時沒事,便幫忙打熱水、給工人們發泡面、發口罩……又做起志愿服務工作。
和孫錚亮一樣,很多工人都是從全國各地自發到武漢,大家一起為建設醫院加油出力,“雖然都戴著口罩互不相識,方言也聽不大懂,平時不太交流,但是大家都通過眼神在相互鼓勁”,孫錚亮說。

回來主動接受隔離 不給家鄉添亂
2月2日,醫院建成正式交付軍方,孫錚亮完成了此行的任務,并向有關部門遞交了《離漢申請》。想到自己就要離開武漢了,離開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義工,以及更多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心里非常不舍,他哭了。
在回家的路上,孫錚亮給李村村干部報告了自己的行程,告訴他們自己將于2月3日上午10時到達華陽收費站,屆時將主動接受隔離。回家的途中經過多個服務區,考慮到自己是湖北返鄉人員,停車休息時總是遠離其他車輛和人群,并主動做起疫情防護宣傳員,他每到一處主動告知自己來自武漢,并提醒收費站、服務區工作人員做好防護工作。“我到過疫情核心區,知道這次疫情的嚴重性,要想戰勝疫情,防護工作真的太重要了。”孫錚亮說。

2月3日上午10點,孫錚亮終于回到了洛南縣,在華陽高速路口,家里人都來了,警察和醫護人員也早早在那里等待,但他只能遠遠的看著并沒有和家人打招呼。孫錚亮沒有在高速路過多停留,在警車的護送下到定點酒店進行隔離,目前他身體狀況良好,無不適反應。(記者 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