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亮

本報記者 李亮
2月2日下午,商州區人民醫院護士曹潔隨陜西省第二批援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醫療隊出發馳援武漢。如今一周過去,這一周,她都經歷了什么?今天,記者帶你走近——
七旬老人:你是專門來救我們的,謝謝你
2月2日下午,我們從西安出發,到武漢的前3天參加了集中培訓。2月6日,我們進行了短暫休整,并隨時待命進病房。
2月7日早上,我接到電話,告知13時進病房,心情格外激動,終于要上戰場了。掛了電話,我以最快速度收拾好去醫院要用的東西,焦急地等待。
到了武漢協和醫院,跟著院感老師沿著醫務通道進入更衣區,經過嚴格的防護檢查后,進入了病區。可能是心理作用,感覺每一絲空氣都彌漫著病毒,以至于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
我所管的區域是靠北邊的病房,6個病人,單人單間,有3個病情平穩,體溫也正常。另外3人情況較為嚴重,一個是瘦瘦弱弱的30歲出頭的女性,一個是精神異常的中年女性,還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交班護士說老人不配合,不吸氧、不做治療,于是我檢查了他全身的皮膚,骶尾部約10cm×10cm皮膚壓瘡,雙足末梢血運差,呈糖尿病足狀,測了血氧65%,我馬上給他帶上氧氣面罩,告知他不能取下面罩,他執拗地打我的手,不愿配合。
接著,我給病人一一送去午飯。到老人房間后,我問他吃米飯還是豆漿蛋羹,他要了一份米飯。我看他雙手不靈活,拿不了筷子,就要喂他,他執拗不肯,非要自己吃。拿著筷子在飯盒里一陣亂翻,終于吃上了一口,但是餐板和衣服上到處都是米粒,可能米飯不合胃口,他把嚼爛的飯菜吐出來,筷子扔到一邊,我趕緊拿起紙巾給他清理。
“老人家,要不我給你熱蛋羹吧?”老人同意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拿來蛋羹,他還是要自己吃,結果手怎么都不聽使喚,看著眼前的飯吃不到嘴,他很沮喪。我端起飯盒一勺一勺試探著給他喂,并適時地表揚幾句,他才安靜了下來,吃了沒幾口,嘴巴就閉得緊緊的。
“要不我們再吃5口?”“不!不!”他一直搖頭,“那我們再吃最后3口咋樣?”他瞅了我一眼,勉強點了點頭,我以最大限度的勺量給他喂下了3口蛋羹,告訴他:“老人家,只要咱們好好吃飯,增強體質,就能早點康復出院。”
照顧他吃完飯后,我給他的杯子倒了些水,他還是要自己拿著喝,結果,一半水在嘴里一半水灑了出來,于是我拿來吸管讓他用吸管喝,他吸了滿滿一大口,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當我收起餐板協助他躺下時,老人緩緩地問我:“姑娘,你是哪里人啊?”“我是陜西的。”“哦,專門過來救援我們的,辛苦啦,謝謝!”他顫顫巍巍地雙手合十,向我作揖致禮。我突然間被感動,對他說:“現在吸會兒氧,好嗎?”那一刻,他像個聽話的孩子,點了點頭,調節氧流量,戴好面罩,戴好血氧探頭,監護屏顯示“SpO295%”,我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
在我轉身走出房間時,身后傳來了他弱弱的一聲謝謝。我瞬間淚目,感覺暖暖的,不再寒冷,不再害怕,心底有個聲音在吶喊:“病魔!我不怕你!病毒無情人有情,我是戰士,我會和你奮戰到底,直到徹底打敗你!”
邁著堅定的步子,我向另一個病房走去……
中年女士:孩子,你離我遠點,這樣對你也好
今天是2月9日,晴天。早上一縷陽光從窗簾縫隙中透進來,整個房間都充滿了陽光的味道。拉開窗簾后,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如同母親的懷抱,當然,還有一份藏在內心的溫暖,源于我昨天護理的病人。
我到病房后,跟平常一樣敲門進入了252房間,給里面的阿姨量血壓,145/112mmhg。我告訴阿姨:“您的血壓有點高,您現在有什么不舒服的嗎?平常血壓高不高?”一連串的問題問得她不知該怎么回答,她扭頭把臉偏向一側,低著頭說:“孩子,你離我遠點,這樣對你也好。”那一刻,我再一次感受到溫暖。心想,這些病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那么善良,甚至不讓我靠近,更不愿意傷害我們護理人員,雖然我們的交流不多,但我還是從她的眼神和話語中感受到了關懷。
隔壁那位精神異常的阿姨也同樣令我動容。當我拿著血壓計進她房間時,心里很緊張,生怕她有過激的行為,我本能地跟她保持一定的距離,然而當我說:“阿姨,我給你測下血壓。”她突然雙手合十,嘴里語無倫次地蹦出了斷斷續續的話:“啊!謝謝你,謝謝,保佑你……曹潔……”她指著我衣服上的名字念道,我下意識地往后退了一步,她又在絮叨:“好……大家都好……China……感謝……”聽到這沒有頭緒的斷斷續續的話語,我雙眼模糊了……
是的,我們只是一群普通的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也曾懼怕,但我們有自己的使命,患者的話語和他們細小的動作,讓我體會到我們不是在孤軍作戰。相信我們攜手共進,就一定能渡過難關。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公交司機:我的任務就是把你們安全送達
昨天的工作一直持續到今天凌晨,走出住院大樓時已是2月10日凌晨2時40分了,看到大街上等候著我們的公交車,我趕緊跳上車讓雙腿歇歇,同時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長時間戴三層口罩,感覺有點缺氧了。司機發動車子時,我們突然發現少了兩個人,“等等,師傅,我們還有人沒來呢!”我們慌亂地叫著,生怕把我們的隊員落下了。“好的,沒問題,我的任務就是把你們安全送達。”師傅親切地答道。此刻,車上的隊員有的在聊天,有的拿著手機看消息,還有的閉著眼休息,這是我們每天最放松和最開心的時候,病人病情平穩,我們也安全下班。
15分鐘后,遲到的隊員上車了,司機再次發動汽車,一路暢通無阻。到了酒店,我們下車的時候,和司機互相道了聲再見。那一刻,我的心里生起一種敬畏感,感謝每一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我們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讓這個城市趕快好起來,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美好的明天將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