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楊奕琳)為公平、公正實施社會救助工作,給精準施策、“靶向治療”、拔除“窮根”奠定基礎,近期,我市開展了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工作,共核對居民家庭經濟狀況33萬多戶次、76萬多人次,檢出問題人員信息6900多人次,清退了一批不符合條件的社會救助對象,為“精準扶貧”提供了重要借鑒和參考。
開展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能夠有效杜絕申請人隱瞞收入和財產,出現騙取救助、人情救助及關系救助等不正常現象,破解救助對象認定難題,精準把握貧困人口,充分掌握貧困程度,切實做到因戶施策、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目前,市民政局已與市中級法院、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扶貧局、市稅務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市房管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人保健康公司等部門簽訂了信息核對共享查詢協議,與市銀監局聯合下發《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助開展社會救助家庭存款等金融資產信息查詢工作的通知》,與市市場監管、人社等部門達成手工查詢意向。
市本級核對平臺對接到公積金繳納、貸款、戶籍、車輛、住房網簽、財政人員供養、建檔立卡、稅務登記、不動產登記、商業保險、殘疾人、老齡、婚登和社會救助等信息。據了解,此次核對通過在線即時核對、線下手工核對、請求相關部門協查的工作方式,對我市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和社會救助申請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可支配收入、家庭財產和家庭成員身份信息進行集中核對。今后,此項工作將常態化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