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力宏 李敏)1月17日,出席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商洛代表團代表,對《關于陜西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陜西省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進行了審查,并一致贊同這兩個報告。
郭永紅代表說,省發改委所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充分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對2019年工作作了回顧盤點,對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任務進行了細化落實,安排合理、科學可行,體現了系統論要求和追趕超越主線。財政報告全面反映了去年全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對今年預算也進行了科學合理安排,體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符合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的陜西工作實際,科學性、針對性、操作性都很強。
鄭光照代表說,計劃、財政報告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識強、政策導向準、改革措施實,與省政府工作報告有機銜接,思路清晰、語言凝練,結構合理、內容全面,緊扣發展、符合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必將對推動今年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他建議,請求省上呼吁國家建立南水北調生態補償機制;出臺從土地出讓收入中計提農業農村專項資金政策;加大貧困地區農村學校生活設施改造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機制。
劉淑慧代表建議,省政府要持續加大“商于古道”項目建設支持力度,不斷推動文旅融合;加大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實現職業教育發展的良性循環。徐江博、劉仲林、崔華鋒、袁良善等代表建議,省上有關部門要把商洛的重大項目更多地納入省上計劃盤子,在項目資金統籌上向商洛傾斜,加快出臺“一縣一業”“一縣一策”政策,加強對基層政府債務化解工作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