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鑄魂 思想道德潤心
丹鳳“志”“智”同扶診療思想貧困頑疾
本報訊(馮永發)近年來,丹鳳縣針對部分貧困群眾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和“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依賴思想,采取“扶志”與“扶智”雙管齊下,創新載體,積極實施精神脫貧“四扶五風六化”主題行動,以精神文化鑄魂、以思想道德潤心,診療思想貧困頑疾,鼓舞貧困群眾致富思進的信心勇氣,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縣上在全縣各村(社區)開辦脫貧攻堅“農民夜校”,編印《脫貧攻堅農民夜校讀本》《丹鳳縣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匯編》,組建農民夜校授課隊伍,根據群眾的需要,確定授課內容,制定授課計劃,采用群眾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授課,每個月開辦1次。靈活的學習方式實現了時間上單一的晚上向白天擴展,地點上的村課堂培訓為主向村舍、田間地頭延伸,方式上的集中授課向上門入戶、庭院懇談方式轉變。
在全縣組織開展營造全民參與氛圍、構建和諧黨群關系、辦好農民夜校、創建文明村、建設鄉風文明示范村、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制定關愛青少年計劃、組建村級文化陣地、組織技能和法律培訓、樹立先進典型等為主要內容的扶志扶智“十個一”活動。立足于讓群眾看得懂、記得住、忘不了,縣上編輯出版《用群眾語言——漫解脫貧攻堅》連環畫冊7萬冊,免費發放到群眾手中,通過通俗易懂的漫畫,感染人,教化人,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自主脫貧的“志氣”和提升自身脫貧的“能力”,激發脫貧致富的“信心”。
縣上充分發揮四支隊伍和精神脫貧“互助組”作用,創新開展“四幫四扶”主題活動,從幫思想扶底氣、幫文化扶智力、幫技術扶產業、幫教育扶素質等四個方面擺出幫和扶的“大棋局”,狠下“繡花功”,在拔掉貧困人群思想上的“窮根”上下功夫,喚起貧困群眾的發展意識,幫助貧困群眾挺起“精神脊梁”,實現精神和物質“雙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