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馮庭記 李治軍)今年以來,商南縣與南京市溧水區圍繞東西部扶貧協作目標任務,持續實行黨政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三位一體”模式,多層面推動溧商扶貧協作,協作成果為商南縣群眾增添了更多福祉。
“對口支醫”引進醫療技術。溧水區選派12名醫生在商南縣支醫,為該縣引進改良切口治療跟骨骨折等先進實用技術16項,管理指導病人1527例、手術401例,舉辦學術授課35場次,培訓醫護人員650人次,提升了商南縣醫療服務能力。
“內引外輸”擴大群眾就業。引進溧水區開平工藝玩具廠在商南縣返鄉創業孵化園、青山鎮開辦社區工廠兩個,吸納就業120人,其中貧困勞動力37人;邀請溧水區高級焊工技師到商南縣教學,先后舉辦焊工培訓4期,受訓200人,前3期實現就業109人,其中貧困勞動力76人。
“救助就業”破解實際難題。兩地殘聯部門簽訂了《對口幫扶框架協議》《扶貧協作協議》,加強兩地扶貧協作。溧水區為商南縣援助殘疾人培訓資金6萬元、輔助器械資金9萬元,為50名殘疾人開展了足底保健按摩培訓,9名學員在按摩店就業,為163名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216件。
“捐資助學”保障學子畢業。溧水區洪藍街道商會連續13個月為商南縣過風樓鎮29名貧困學生發放生活補助,累計發放23.92萬元,并將持續到這些貧困學生大學畢業。溧水區其他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商會組織在商南縣開展助學千余人次。
“項目共建”惠及特殊群體。針對兜底保障、義務教育等方面短板,溧水區投資為商南縣建起了溧商兒童福利院、清油河鎮幼兒園、青山鎮養老服務中心、20個村級衛生室等一批民生工程,解決了“五保”養老、孤兒托養、農村幼兒上學和貧困群眾就醫等難題。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11月,溧水區共有10個鎮和23個部門與商南縣的鎮辦和部門“結對”,到商南縣開展扶貧協作54批450人次,協調各類資金6307萬元,支持人才18名,為2539戶8323名貧困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為商南縣脫貧攻堅如期摘帽貢獻了一份“東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