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三比一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商南縣根據全縣各戶核查出來的共性問題,進行分類統計和深入研判,確定問題整改、特殊人群、駐村幫扶、扶志扶智、風險防控、數據信息等六大難點,打好組合拳全力攻克,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針對中央專項巡視、中省成效考核、民主監督調研、省市督導檢查和縣級自查暗訪等各個層面反饋問題,縣上緊盯問題認領、措施制定、整改銷號、成果鞏固“四個環節”,按照一個問題、一個清單、一個臺賬、一套佐證資料“四個一”要求,找準問題、定準措施、建好機制,強力攻克問題整改難點。針對農村老人戶、收入邊緣戶、非貧缺項戶、無勞力戶、大病慢病戶、非貧低保戶、重度殘疾戶等13類特殊群體,縣上逐一明確行業部門牽頭,摸準底數、建好臺賬,落實幫扶措施,因人因戶施策,著力攻克特殊人群難點,為全縣脫貧摘帽兜好底、收好尾。
針對“四支隊伍”駐村不駐心、管理不規范、履職不到位、作風不扎實、效果不滿意等問題,縣上建強第一書記火車頭,落實“雙述雙評”“兩考一看”制度,全面實行職責定位、任務定量、工作定標“三定管理”;建強駐村工作隊尖刀班,嚴格落實駐村考勤等制度,確保工作隊員真正駐在村上、蹲在點上;建強包村干部先鋒隊,建立鎮辦機關干部扶貧包村責任制,推行工作日記調閱、督查通報等制度,實行產業帶動等包扶模式;建強“四支隊伍”加油站,整合縣內外培訓資源,專題培訓全縣167支駐村工作隊,提高扶貧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攻克駐村幫扶難點。針對貧困群眾不能脫貧、不敢脫貧、不想脫貧、不會脫貧等內生動力、精氣神不足問題,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深入推進“評講兌做”等主題活動,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充分發揮“愛心超市”作用,持續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廣泛開展“五美庭院”創建,不斷提振群眾自主脫貧精氣神。目前,全縣建成“愛心超市”120個,打造“五美庭院”240個,培育脫貧攻堅先進典型150個,組成宣講團10個、開展巡回宣講100多次,全面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聚力攻克扶志扶智難點。
針對扶貧領域資金管理、設施管護、返貧風險等問題,嚴格落實貧困縣約束機制,深入開展扶貧領域風險“回頭看”,加強貧困對象實時跟蹤監測,建立防返貧預警體系。先后制定完善產業發展等8個管理辦法,不斷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將所有風險降到最低,攻克風險防控難點。針對貧困戶檔案資料數據信息不準不實不全等問題,嚴格落實“四支隊伍”成員核、村民組長核、幫扶干部核,村黨支部書記審查,村鎮內交叉核、鎮扶貧辦及各站所核,鎮辦包村領導、分管領導及鎮長書記審查,縣級抽查核、行業部門比對核,縣扶貧部門系統規則審查的“七核三審查”制度,保證數據信息真實準確,確保扶貧對象實際有的、系統錄的、墻上掛的、檔案裝的、群眾說的“五統一”,攻克數據信息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