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余婷)近期,市醫保局對標對表省醫保局《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及排查整改方案》、我市《健康扶貧問題整改工作方案》和相關會議精神,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貧困人口參合參保全覆蓋排查工作。
近年來,我市醫保系統圍繞“259個貧困村退出、6個貧困縣區摘帽、10.52萬人脫貧”目標,認真落實“一降低、兩提高、三免除、四保障”醫保扶貧傾斜政策,充分發揮醫療保障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制度支撐作用。經排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了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今年1至6月份,全市共報銷貧困人口患者醫療費用12.28萬人次3.18億元,貧困人口住院合規費用報銷比例85%,有效減輕了貧困患者醫療負擔。
扎實安排參合參保戶認定。市醫保局、市衛健委和市扶貧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合參保核查認定工作的通知》,要求7月上旬完成縣區核查認定,7月中旬完成市級初審。按照“縣抓統籌、鎮抓落實、部門配合、干部核查”的思路,要求縣區夯實鎮辦、村(社區)、“四支隊伍”和包扶干部的責任,真抓實干,確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特別重視參加其他醫保,及外地參保、服兵役、死亡、戶籍遷出等人員相關佐證資料收集,認真做好戶認定和村認定工作。
強化督查問責。市醫保局建立周考核調度制度,就各縣區做實貧困人口參合參保、住院報銷“四重保障”達到80%、“一站式”結算優化服務等三項重點任務,進行統計排名,逐周通報。對重視不夠、進展緩慢、數據不實的縣區,在全市脫貧攻堅周視頻會上點名批評。先后通報并約談糾正了視同參合人員相關佐證資料不夠規范、個別縣區數據變更不及時,導致縣與鎮數據不一致、個別縣對參合參保范圍理解有偏差三個方面的問題。
縣區強力推進排查。商州區將數據比對未匹配的1927名貧困人口,以政府辦文件下發至各鎮辦,安排專人對照名單排查,收集佐證材料。無法提供佐證資料的視為應參合對象,按每人220元籌資標準由鎮村統一收取。洛南縣再次組織入戶排查核實,進行二次比對維護,收集整理視同參合參保人員佐證資料。第二批3979人資助參合退費已經發放到戶。丹鳳縣啟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參合參保達標認定工作。商南縣對國辦扶貧系統中死亡的188人、戶口遷出62人,進行了比對核實。積極與縣扶貧局溝通,協調解決貧困人口實際情況與國辦扶貧系統內不相符的問題,待國辦系統開放時及時更新系統數據,確保參合參保情況準確無誤。山陽縣召開了全縣健康扶貧脫貧摘帽“百日沖刺行動”動員現場會,規范了醫保扶貧檔案資料標準。鎮安縣按照每人120元的標準,全縣20204戶60832人補貼參合資金共768.7萬元,減輕了貧困人口參合繳費負擔,確保了2014、2015年認定脫貧退出的貧困人口和2016-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和大病保險。柞水縣整理印發合療報銷的政策流程,督促鎮辦對貧困人員信息進行核實,對享受四重保障情況進行核查,確保貧困人口醫保政策享受到位。商洛高新區在市醫保局檢查指導的基礎上再次逐戶進行核實,收集視同參合參保人員佐證資料。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確保了醫保在扶貧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