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區與洛南縣對口扶貧協作系列報道之一
李琳 趙曉翔
七月的洛南,生機勃發。盛夏的江寧,激情飛揚。
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的陜西省洛南縣碧空如洗,遠在千里之外的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同樣天藍水綠。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江寧區和洛南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蘇陜兩省的部署建立了對口扶貧協作關系。當年,江寧區為洛南縣援建的“寧洛橋”“寧洛醫院”等民生項目早已融入市民生活,默默見證著兩地之間的友好往來。
2017年以來,蘇陜對口協作“金橋”讓這兩個相距千里的兄弟縣區再次緊密聯系在一起,兩地攜手同心,真誠交流合作,雙方在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產品開發、勞務協作、民生資助等對口扶貧協作方面活動務實頻繁,有力推動了洛南脫貧攻堅工作進程,攜手走出了一條共建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強化組織領導 健全體制機制
“加強對口協作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言猶在耳。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江寧區進一步加大與洛南縣對口協作力度,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對接管理辦法,建立扶貧協作機制,形成對口援建“12352”工作思路,簽訂《加強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戰略合作協議》,確定雙方在產業、人才支援、勞務協作、醫療援建等方面合作思路,為協作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李世貴赴洛南召開了兩區縣扶貧協作工作聯席會,舉行了寧洛幼兒園揭牌儀式,簽訂了特色農產品戰略協議、鎮村結對幫扶協議書,把雙方合作關系推向了新高度。洛南縣委書記璩澤濤先后兩次率團赴江寧區對接扶貧協作事宜,雙方確定在產品購銷、工業高新技術、全域旅游開發等方面深化合作。
加強項目支撐 擴大帶貧效果
盛夏時節,位于洛南縣西城區的維維集團核桃深加工項目工地上仍舊一片繁忙。這一項目占地面積163畝,概算總投資3.6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帶動300戶貧困戶、800多名貧困群眾實現就業。
這是落戶洛南最大的蘇陜合作項目。
為獲得南京市的更多支持,洛南縣在《南京市“十三五”對口幫扶商洛市扶貧協作規劃》的基礎上,建成寧洛對口幫扶項目庫,不斷加大資金支持,加快項目建設,擴大帶貧效果。兩年來,總投資9.64億元,其中對口支援扶貧資金1.17億元,重點實施了重大產業化扶貧項目、示范性扶貧專業合作社項目等28個扶貧協作項目。其中,總投資1.3億元的寧洛協作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并網發電,洛寧電子商務公司電商平臺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維維核桃深加工、北斗美麗鄉村、康平水引等項目已開工建設。
同時,為深入推進寧洛扶貧協作,江寧區谷里街道辦、祿口街道辦、湯山街道辦分別與洛南縣景村鎮、保安鎮、麻坪鎮建立對口協作機制,江寧區湯山街道辦古泉社區、淳化街道辦青龍社區等分別與洛南麻坪鎮斜嶺村、四皓街道辦黨溝村等5個村(社區)結對,投入結對幫扶資金650萬元,建成了村級廣場、13.4公里通組路、5座便民橋、救助254名貧困學生、2個村衛生室、1個學生食堂等32個社會事業項目和12個助力貧困戶增收產業項目,有力促進了結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
加大人才交流促進勞務輸出
“通過掛職,既讓我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也認識到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壓力和動力。”這是洛南縣掛職干部盧平在江寧區工作生活的深切感受。
“和江寧區相比,洛南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只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掘自身潛力,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夠實現追趕超越。”江寧區掛職干部薛偉說。
為促進兩地干部交流學習,寧洛雙方制定干部交流、教育醫療人才培養、勞務培訓等8項合作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貧困鎮村整體推進“8+2”對口扶貧協作計劃,開展了多領域、多層次的協作交流。
2017年以來,江寧選派2名黨政干部到洛南掛職幫扶,選派18名優秀醫療、教育、農業人才到洛南援助,洛南選派1名縣級領導干部到江寧一年掛職學習,兩批次選派20名青年干部到江寧半年掛職學習。目前,洛南赴江寧考察學習交流25批次384人次,江寧赴洛南對接考察幫扶73批次585人次。
2018年,江寧區出資430萬元建成洛南縣醫院遠程會診系統,出資730萬元建成寧洛幼兒園,解決了移民搬遷點260多名幼兒入學難題。同時,寧洛兩地不斷加大勞務輸出,積極簽訂勞務協作,舉行對口扶貧專場招聘會,在洛南授牌建立“洛南江寧勞務輸出培訓基地”。2017以來,江寧區為洛南縣提供了320個工種9000多個崗位,建成社區工廠4個,吸納就業人員490名,洛南已累計向江寧輸送務工人員1088人。
扶貧先扶根堅持產業帶動
針對洛南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技術水平不高、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有數量無知名品牌,有產品無優質市場的現狀,江寧區扶貧協作聯絡組圍繞脫水蔬菜等重點項目,按照“一個項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和“送信息、送技術、送服務”的“一站式”幫扶模式,全力幫助洛南企業和農戶提升生產水平,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收益率。
為徹底破解貧困戶增收難題,2017年以來,江寧區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先后投入500萬元加大朝天椒產業發展扶持,目前在景村、古城等鎮發展辣椒種植基地2萬畝,實現產值8000萬元。2018年安排330萬元加大歐標兔繁育基地項目建設,帶動貧困戶增收1500萬元。投入5000萬元加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建設,目前建成發電站20個,帶動143個貧困村454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針對洛南農特產品銷售不暢問題,寧洛兩地簽訂了《農產品銷售戰略合作協議》,促成國家級特大型批發市場——南京眾彩物流與洛南縣政府開展農產品銷售戰略合作,幫助洛南縣特色農產品打開江蘇市場。經過雙方努力,洛南在南京江寧農業電商產業園設立農特產品展示體驗店,洛南核桃、豆腐干、香菇等農特產品擺上當地貨架,讓洛南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出洛南、走向全國。
幫扶一家親,攜手奔小康。在江寧對口幫扶的路上,有黨政機關、愛心企業、民間協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對口協作,江寧區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共捐資73.86萬元對835名貧困生進行資助,江寧區慈善協會、扶貧協會等捐資45萬元對180名貧困大學生進行資助,助推了協作工作向縱深發展。
春風化雨潤萬物,扶貧幫困正當時。站在新的起點,寧洛雙方將繼續加大對口協作力度,集中資金、集中人員、集中力量,重點抓好村級光伏電站建設、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美麗鄉村建設,切實將洛南的“三變”模式與江寧壯大集體經濟的經驗有效融合,合力助推洛南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