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樊利仁
“住高樓多虧好政策,脫貧困不忘習主席!”6月20日,當丹鳳縣商鎮鎮鎮長姚濤來到自己的包扶戶孫增玲的新房時,發現孫增玲自己手寫一副對聯貼在新房大門上。
孫增玲高興地說:“我脫貧了,寫一副對聯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習近平主席對貧困群眾的關心和牽掛。”
今年45歲的孫增玲家里5口人,原來住在離鎮政府15公里以外的魚嶺村,由于沒有技術,只能和妻子在家種些莊稼勉強解決溫飽問題,經濟很困難。由于他的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癥,父親患有風濕關節炎等疾病,2015年被鎮村干部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孫增玲說:“自從鎮村干部幫扶以后,我家里的經濟情況就不斷好了起來,我們家才交了1萬元就住進了這個政府給我們蓋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面積有116平方米呢,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呀!姚鎮長和村干部經常來我家里宣傳扶貧政策,動員我發展核桃、中藥材和魔芋產業,組織技術人員為我開展技術培訓,現在我家里種植核桃1.5畝、中藥材2畝、魔芋3畝。妻子也在西安找到了一份保潔工作,每月收入1800元。鎮村干部還讓我加入魚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去年分紅1000多元。我父母看病花了6000多元,醫院報銷以后,我家里才花了幾百元!”
魚嶺村黨支部書記陳建超說:“現在黨的扶貧政策好,加上孫增玲能吃苦,去年他自己發展種植業,忙完之后又在當地的丹鳳商于古道菊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務工,他的妻子在西安務工,他們家里去年的人均收入達到了4700元。2018年下半年,孫增玲主動提出要退出貧困戶。”
采訪結束時,孫增玲又給我們大聲念了一下自己寫的對聯。“上聯:住高樓多虧好政策;下聯:脫貧困不忘習主席;橫批:黨恩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