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方方 江鋒)“在辦案民警的辛勤努力下,付某退還我們的購貨款近8萬元,及時挽回了我們種植戶的經濟損失。我代表7戶種植戶對貴局表示深深的感謝!”近日,家住山陽縣延坪鎮的陳某給山陽縣公安局送來了感謝信和一面寫有“匡扶正義為民服務”的錦旗。2018年,山陽縣7戶群眾積極發展食用菌產業,不料卻遭遇了一場“貍貓換太子”的騙局。經過前期大量工作,近日,山陽縣公安局最終將追回的76763元貨款退還給陳某、談某等香菇種植戶,及時挽回了香菇種植戶的經濟損失。
據了解,2018年2月7日,延坪鎮村民陳某、談某需要購買優質小麥麩皮用于香菇種植,于是就聯系之前向其購買過小麥麩皮的客商丹鳳人璩某,璩某與河南省內鄉縣付某聯系后,付某又和自己同縣從事糧油購銷生意的孔某商議在麩皮中摻雜米糠等雜物,用“豫皓”牌優質大片麩包裝袋包裝后,以每袋62元的價格出售給付某。付某和璩某將麩皮運輸到延坪鎮,分別以68元、71元、72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香菇種植戶,共計1099袋,銷售金額達76763元。香菇種植戶將小麥麩皮制成菌棒后,發現部分菌棒不能正常發菌,且菌棒變黑,部分菌棒香菇長勢不佳,減產嚴重。種植戶懷疑麥麩有問題,經仔細觀察發現了購買的小麥麩皮中摻雜有米糠,遂將此情況反映給山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8年6月,山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璩某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小麥麩皮案移送縣公安局。公安部門受理此案后,立即成立專案組,多次前往丹鳳縣、河南省內鄉縣調查取證,行程2000余公里,將嫌疑人璩某、付某抓獲歸案。后經質量檢測技術部門檢測,璩某售給香菇種植戶的麩皮中粗蛋白質的含量為9.0%、粗灰分含量為14.8%,不符合NY/T1191989《飼料用小麥麩》(一級標準),屬于偽劣商品。2018年12月19日、26日,璩某、付某因涉嫌銷售偽劣商品(產品)罪被山陽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