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特色商業街區一角

發展中的必康中藥材戰略儲備庫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山陽縣人民醫院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廣場納涼晚會

天竺山風光

漫川古鎮雙戲樓上對臺戲

法官秦嶺原鄉

已建成的高壩店鎮高壩街安置點
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44.35億元,比1978年的0.65億元增長了221倍,年均增長14.85%(不考慮價格因素),實現了從千萬元向百億元的跨越;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7億元,比1978年的197萬元增長了186倍,年均增長14.3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7.82億元,比1978年的0.02億元增長了7890倍,年均增長25.8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也大幅增加,市委、市政府重點考核的17項主要經濟指標中,7項排名全市第一。先后獲得陜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陜西省工業增長速度前十名、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省級生態園林縣城等60多項中省榮譽稱號。
主導產業生機勃發
40年來,全縣產業發展實現質的飛躍,特色農業產業持續壯大,工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三產服務業快速發展。圍繞藥、菌、果、畜4個全產業鏈和特色農業“八大件”農產品,發展產業基地292個,總面積150萬畝以上;建成現代農業園區22個,總面積6.5萬畝,總產值超過10億元,成功創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示范縣”。2017年,農業總產值由1987年的0.46億元攀升至33.32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71倍,年均增長11.57%。2017年,全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90.47億元,較1978年的0.1億元增長1903倍,年均增長21.3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先后建成了縣域工業集中區、必成天竺山、漫川古鎮等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4個,培育民俗文化、旅游紀念品等業態30余家、農家樂200余處,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等媒體深入我縣取景拍攝,“秦嶺最美是商洛·無限風光在山陽”旅游品牌進一步叫響。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改革開放初,城區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萬人,城鎮發展較為落后。近年來,全縣累計投資76.4億元,持續實施縣城十大工程,西河大道、體育大道、十里大道等13條主干路網路通燈 亮、綠化到位,體育運動中心、濱河休閑運動長廊、蓄水成湖等工程全面完工,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5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2萬人。“十大棚改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保障性住房建設榮獲“全省十佳縣”稱號,一批特色重鎮基礎完善、框架拉大、品位提升,漫川關、高壩店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鎮,為市級重點鎮,漫川關鎮成功入選國家美麗宜居示范小鎮,法官廟村榮獲“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全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被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列為全國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撤縣設市工作正式啟動。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由于改革開放初期,大力實施開荒種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改革開放后,尤其是被列為國家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之后,全縣大力開展節能減排、污染防治、退耕還林等多項治理措施,縣城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和漫川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實施造林綠化13.5萬畝、退耕還林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702.4平方公里。全縣建成省市級生態鎮14個、生態村27個,漫川前店子村榮獲“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稱號,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4%,金錢河、銀花河、謝家河三大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持續保持在國家Ⅱ類標準之上,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330天以上,城區空氣質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市前列。
百姓福祉明顯增多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建成縣中南校區、城區三中、城區三小,城區一小、二小、一幼、二幼改擴建完成,城區四小及第三、第四幼兒園項目加快推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特別近年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省級教育強縣通過命名,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連續10年位居全市前列。醫療衛生全面進步,縣鎮村三級醫療網絡不斷加強,西北五省設計理念最新的縣級醫院,山陽縣人民醫院建成投入使用。2017年,全縣每千人口醫療衛生訂位數4.7張,醫護人員達2158人,年門診、住院病人達182.55萬人次,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105.3%,報銷2.7億元,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就業創業政策不斷完善,外出務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每年新增城鎮就業保持在2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2017年,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42張,孤寡老人等五類人員全部兜底保障,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目標基本實現。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建成免費開放,文化館躋身國家一級館,《漫川大調·春之歌》赴韓國成功演出,國家一級綜合檔案館建成并通過命名。基礎設施加快完善,全縣累計建成各類公路629條3107.3公里,人均公路密度達80公里,福銀高速建成通車、水陽高速全面通車,西武高鐵、丹寧高速即將啟動建設,交通區位優勢日益顯現。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對標“577”脫貧標準,扎實推進“兩業”培育、“兩房”決戰、“兩設施”攻堅等工作,累計脫貧5873戶2.25萬人。
新時代蘊含新機遇,新時代擔當新使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山陽縣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全面嚴實精準和“五干”精神,緊盯“撤縣設市、全面小康”兩大目標,奮力追趕超越,為加快建設“三強兩好”美麗幸福新山陽而努力奮斗。
策劃:王昕撰稿:李軍攝影: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