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靜)通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外出考察學習、相關部門指導檢查等籌備,近日,位于工農路西街社區的商州區肉品交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大家平常食用的豬肉,屠宰后,經過胴體初檢、皮膚、皮下脂肪檢疫等程序的檢測,蓋上合格的藍色印章,才成為“放心肉”進入市場。人與活禽接觸過程中,在疾病防控、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都會面臨不小的風險,因而對活禽宰殺、銷售的要求更高、更嚴。隨著城市管理的不斷發展、創衛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們已基本告別活禽、水產沿街售賣,無“三防”設施,無隔離設施,無水產、活禽廢棄物收集設施,廢水、血污水沿街直排。《國家衛生城市標準》中明確要求,活禽銷售要設立相對獨立的經營區域,按照動物防疫有關要求,實行隔離宰殺,落實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對廢棄物實施規范處理。
商州區肉品交易中心,是目前中心城區第一家以肉品加工、銷售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交易中心。中心以樓層劃分為生鮮肉和水產、海鮮銷售,均設有規范的操作臺和銷售區;另有獨立的活禽宰殺、銷售區,配有打毛機、鏈條等設備,實施活禽宰殺加工和銷售分離。由商州區市場監管局負責日常監管,以西街社區為主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