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余婷)“南京與商洛千里之隔,來到商洛我們心情激動,很高興能和商洛的小同學們一起學習交流,或許我們成長環境不同,或許我們成長經歷不同,又或許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同,但是,今天站在這里,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寧商兒童。”7月2日,丹鳳縣武關鎮中心小學校園內熱鬧非凡。當日,“寧商少年手牽手”商洛夏之夢主題活動在該校舉行。來自南京市建鄴區新城小學的成貝樂、祝啟蕓、沈裕程等8名小學生和他們的父母,與武關鎮中心小學的師生們,共聚武關古寨,共筑教育夢想,續寫寧商深厚情誼.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有趣的節奏’,先請幾位小朋友為我們表演一個小故事:戲說三顧茅廬。”在音樂教室里,來自南京的音樂老師盧琳正在給孩子們上音樂課。在盧琳老師的指引下,新城小學的祝啟蕓、陳慧琳和陳可妍小朋友在前面一邊講故事,一邊示范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不同的敲門節奏。示范結束后,盧老師引導教室里的小學生們一起用雙手拍打節奏。五年級教室里,曾穎老師正在給武關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上美術課——名畫欣賞。新城小學的袁子博、方天愛兩名小朋友,正配合曾穎老師給大家講解《清明上河圖》。活動期間,一些家長利用教師職業特長,給武關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上了形式多樣的特別一課,如南京概況、有趣的節奏、青春夢想、名畫賞析、京劇臉譜、游戲課等,讓商洛的小朋友們穿越到了南京,體驗到了南京小學生上課的真實場景。寧商兒童一起學習,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接納、增進友誼。
交流現場,南京市建鄴區新城小學的學生分別為武關鎮中心小學的25名小學生贈送了鞋子、衣服、文具等生活學習用品。武關鎮中心小學的學生代表回贈了《守望武關》一書。活動前一天,南京的小學生及家長們還帶著食用油、牛奶等禮物到6戶貧困學生家中進行了走訪慰問,孩子們還就彼此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了深入交流。盧琳老師告訴記者:“為了這次活動,我們早在半年前就著手準備。來到武關,通過入戶走訪與課堂上的互動交流,發現商洛的孩子身上有許多閃光點,如學習認真、勤奮刻苦,尤其是具有很強的生活技能,值得南京的小學生們學習。特別有感觸的是,學校的早操和晨讀,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體質,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大大提升了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多參與一些寧商之間的互動交流。”
據了解,早在20世紀90年代,寧商兩地就開始了從政府對接到民間交往,從財政支持到社會幫扶等不同層級和各個領域的廣泛交流,特別是近年來寧商之間在產業合作、人才支援、勞務協作、助醫助學、旅游協作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使寧商之間的傳統友誼邁進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寧商兒童手牽手活動,又從成人世界延伸到了孩子們的世界,用童心、童愿、童言、童行續寫了寧商協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