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江學樹 特約記者 孫傳卿)去年以來,商南縣圍繞“村鎮建強、全域提升、全面過硬”目標,創新機制、完善制度,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有效提升了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
陣地建設一體化。投入200多萬元,大力實施“116”工程,開展村(社區)活動場所升級、非公和社會組織活動場所“清零”、黨組織活動場所開放三項行動,新建非公和社會組織活動場所8個,124個村(社區)活動場所全面升級,建立了活動場所開放式管理機制,有效提高了活動陣地的使用率。
組織生活常態化。全面推行“三變”模式,嚴格執行主題黨日、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創新開展電影放映、文化演出、道德講堂、健康教育、技能培訓、警示教育、義務勞動等活動,推動黨組織生活動靜結合、活學活用、扎實有效。在124個村(社區)建立困難黨員“愛心基金”,累計籌措基金近300萬元,扶助困難黨員600多人,增強了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服務發展實效化。在非公企業中開展“三比三爭三帶”活動,開展扶貧技術培訓21場次、參訓貧困群眾620人,吸納貧困戶302人進入企業務工、人均增收2000多元。在農村開展“兩建兩帶”活動,新建產業黨支部42個,謀劃產業項目300多個,流轉貧困戶土地5958畝、林山7439畝,租用集體房屋190多間、群眾房屋110多間,帶動3000多戶群眾脫貧致富。
制度機制規范化。對黨建“八類人員”實行職責定位、任務定量、工作定標“三定管理”,嚴格落實“雙述雙評”“兩考一看”制度,強化了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主責、主業意識。嚴格落實日常工作、黨費收繳、督查指導、問題整改“四個紀實”,推動村黨支部規范高效運轉。壓茬開展“兩力兩率”排查整頓,提升較好類村級組織47個、一般類13個、差類兩個。
特色工作品牌化。投資500多萬元,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區黨建服務中心,建立縣委、街道、社區三級組織聯動機制,推進“四化建設”,實施“五聯共建”,探索出了城市基層黨建“四化五聯”工作法,得到省市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廣。全面加強黨建指導員管理,建立了三雙選派、三定管理、三制使用的“三三制”工作機制,重新選派黨建指導員61名,新建非公企業黨支部76個、社會組織黨支部31個,評定三星級及以上黨組織1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