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汪锳 李敏 李亮 柯巖
商洛地處秦嶺東段南麓,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歷史遺存,具有成為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優勢。
統計資料表明,商洛現有林地1822萬畝,森林覆蓋率66%,全年空氣良好以上天數超過300天。依托良好生態環境打造的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成為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的最佳載體。柞水溶洞、金絲峽、牛背梁、天竺山、木王山、塔云山,構成商洛全域旅游格局的精品景區景點。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把商洛建設成為山水生態優美的西安“后花園”。市委四屆二次全會指出,要以發展品質旅游、活力旅游、智慧旅游、品牌旅游為目標,以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旅游度假區為抓手,加快全域旅游發展步伐,助推“三個商洛”建設向縱深推進。
2016年初,柞水縣、商南縣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標志著我市全域旅游建設推進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今年,山陽縣被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鎮安縣也全面對標啟動了全域旅游創建工作。同時,16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柞水朱家灣、山陽縣前店子先后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去年以美麗鄉村為重點的鄉村游共接待游客1330萬人次,收入29.27億元。
我市2016年共接待游客3734.77萬人次,綜合收入199.81億元,旅游人數、收入兩項指標居陜南三市前列。全年完成投資45億元,商南金絲峽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成為陜南首家5A級景區;金臺山景區一期、木王山提升、漫川古鎮改造、蟒嶺綠道生態景區、九天山滑雪場等項目全部建成并對外開放,棣花古鎮、漫川古鎮、木王山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年度4A級景區創建數量居全省第一;棣花作家村、洛南北部片區、江山景區、佬林山居等重大旅游項目快速推進,全年新增3A級景區5家。目前,全市3A級以上景區已達到26家,其中4A級景區8家、5A級景區1家,4A級以上景區數量僅次于西安、寶雞,位居全省第三位。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規劃提升作為旅游攻堅戰“八大行動”之首,重點解決旅游業發展中面臨的規劃層次不高、景區定位不準、文化內涵不足等問題,力爭通過規劃明確全域旅游發展的戰略定位、思路目標、產業布局、工作重點等,加強全域旅游規劃同發改、城建、農業、水利、林業等相關行業相關規劃的有效銜接,推行多規合一。
按照“在建景區抓規劃提升、新建景區抓規劃管理”的原則,市上投資300萬元,全面啟動了全域旅游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商洛市全域旅游發展概念性規劃》按照程序提請市規劃委員會評審。規劃綜合考慮商洛的區位、交通條件以及旅游資源分布狀況等,初步確定未來商洛將形成“一心·三帶·多節點·全域化”的旅游空間結構。一心即商洛市區,是商洛旅游的交通、信息、管理、服務、商貿、會議、教育中心;三帶即以商州區、丹鳳縣和商南縣3縣區為重點,輻射洛南的商于古道山地文化旅游帶;以鎮安、柞水為重點的秦嶺山地休閑旅游帶和以山陽為重點的秦嶺山地運動旅游帶;多節點就是要按照“產業綠色化、城鎮景區化、田園景觀化”的要求,開發建設一批精品景區、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全域化就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對商洛的生態環境以及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升,配套建設自駕車營地、騎行驛站等漫游系統,將商洛打造成可觀賞、可休閑等全域旅游目的地,實現處處是景點、全域皆可游的目標。
市旅游局局長王浩表示,今后將緊緊圍繞“提升”這一主線,加快推進旅游項目建設,完善景區發展內涵,提高旅游產品檔次,打造獨具特色、富有魅力旅游精品工程。爭取通過幾年努力,把我市全域旅游做出規模、做出影響、做出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