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濤 李亮 通訊員 湯龍)今年以來,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通過積極引導園區企業參與貧困村建設,采取“園區+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幫助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產業和就業,推進貧困村群眾脫貧致富。
初秋的十五里鋪,青山含黛。在煙霧籠罩中,一片片中藥材長勢正旺;一顆顆飽滿的板栗掛滿枝頭,果實累累;農家小院里,五畜興旺。十五里鋪村地處商州城南15里處,全村轄15個村民小組497戶1735人。該村雖然距離城區僅15里,但受立地條件和交通因素制約,經濟發展緩慢。據統計,全村現有人口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5戶541人。
面對嚴峻的脫貧攻堅形勢,今年以來,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引導轄區國有企業和非公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因村因地制宜,讓企業按照“龍頭帶動、一戶一策”精準發力,引領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拉長林果、農產品深加工鏈條,形成新的農業增長點。先后聯系園區企業天士力公司發展了百畝丹參基地,由公司免費為27戶貧困群眾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園區免費提供化肥和管護費用,農戶自行種植和管理,產品采取“訂單式”收購,公司以12.5元每公斤的保底價回收,有效抵御了市場風險,確保群眾受益最大化,免除群眾的后顧之憂。丹參基地的衍生產品也已產生效益,天士力公司以每公斤5元的價格收購鮮葉,以80元每公斤的價格收購種子。丹參基地還帶動了貧困戶就業,在家門口進行除草、開渠、起壟、施肥等工作獲取報酬。丹參即將于國慶前后成熟開挖,預計每畝收益3500元;依托板栗資源,和君威集團合作,與99戶貧困戶合作發展板栗基地2013畝,每年為農戶兌付管護費10多萬元、農戶板栗收益50萬元,目前板栗基地“三變”正在有序推進;聯系正太公司為十五里鋪村捐贈太陽能路燈20盞和一處飲水工程,價值10萬多元;同時由園區出面積極聯系了香菊、三佳、君威等9家企業,為28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有46戶46人享受了就業扶貧政策,均為轉移性就業人員,享受車費補助;商丹園區建設開發公司也積極響應號召,為包扶貧困戶在村上設置了安全員崗位,年增收達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