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雷超鋒 通訊員 余波)近日,商州區委出臺《關于開展“雙強雙補”主題活動推進黨建領航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圍繞發揮黨建“三力”作用最大化,大力實施“建強基層組織、建強黨員干部隊伍,補集體經濟短板、補產業發展短板”主題活動,為深層次開展“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試點改革,打贏脫貧攻堅戰、聚力追趕超越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建強基層組織,發揮支部領導核心作用。圍繞“雙強雙補”主題活動,全區以“抓轉促”為主線,以創建“一流黨支部”,提升“兩力兩率”為目標,緊扣第一輪貧困村黨組織“兩力兩率”整治提升成果,及時開展全區284個村(社區)第二輪季度排查,其中“好類”126個、“較好類”134個、“一般類”6個、“較差類”18個。通過動態管理、梯次推進、清單式整改,不斷整治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提升班子在“三變”改革中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
建強黨員干部隊伍,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全區大力實施“支部帶實體、黨員帶產業、能人帶群眾”的“三帶”模式,培育產業致富帶頭人1835人,帶動貧困戶1.045萬戶。廣泛推行農村黨員設崗定責、公開承諾制度,1.34萬名農村黨員承諾二至三件實事。依托“雙培雙帶”,將農村產業致富能手、返鄉創業人士等160多人發展為黨員。大力開展“黨員+農民”融合教育,組織召開培訓會160多場次,參與群眾4萬多人次。
補集體經濟短板,實施六個帶動。全區大力推行實體“六個”帶動,實現“大河有水小河滿”。通過發展實體帶動、入股分紅帶動、村企共建帶動、抱團發展帶動、混合經營帶動、資源參與帶動,不斷做大做強集體經濟。
補產業發展短板,激發脫貧攻堅合力。各村黨支部堅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重點圍繞光伏、核桃、板栗、中藥材、食用菌、生豬、土雞等特色優勢產業,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實現每個村至少有1個主導產業。同時,根據產業政策和資源稟賦,積極引進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大力培育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