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重陽)據了解,為緩解全市幼兒“入園難”“入園貴”和公辦幼兒園不足的現實問題,推動民辦幼兒園普惠性、公益性發展步伐,9月12日,商洛市教育局聯合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印發了《2017年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方案》。
該《方案》確定了六條認定標準,除遵循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物價局《關于陜西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管理辦法(試行)》(陜教規范〔2014〕12號)規定外,結合商洛實際,具體設置了硬性指標。一是資質合格,取得辦學許可證。二是條件達標,達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二類園或以上標準。三是師資穩定,達到“兩教一保”標準。四是收費合理,實行政府指導價,財政有補貼,無亂收費現象。五是管理規范,遵守相關政策法律規定,依法依規辦園,體現普惠性和公益性原則。六是質量較高,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評價較高,社會反映良好。
依據上述條件,市教育局要求各縣區一要認真宣傳,提高認識。采取多種形式,擴大教育宣傳面,讓民辦幼兒園充分認識到申報的意義和作用,教育行政部門積極引導民辦幼兒園主動踴躍申報。二要遴選對象,財政貼補。針對縣區民辦幼兒園發展不平衡,財政補貼不相同等實際,采取差異化扶持辦法。縣區政府從上級撥付的民辦幼兒園獎補資金中給予傾斜支持,并出臺相關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專項補助辦法。三要部門合作,協同推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涉及財政、物價等相關部門,如何普惠,如何限價,如何招生,讓黨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參與認定工作。四要分類指導,支持發展。先把收費高的民辦幼兒園排除在外,按類認定,按類收費,限定最低收費標準,基本原則是同質同類同價,適當放寬當地生活指數和大眾承受限度,征詢民辦幼兒園舉辦者的意見和建議,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為今后認定明確方向,積累經驗。其認等定級,有效期為三年。三年期滿,重新抽查、復核確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