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軍民)洛南縣委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最前沿,積極創新黨建領航脫貧攻堅新模式,推動黨的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在全縣村級積極推行“黨支部+‘三變’+X+貧困戶”黨建扶貧模式,著力破解攻堅難題,使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增收。
今年以來,洛南縣委不斷深化“雙建雙帶雙提升”黨建主題活動,積極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展模式,盤活農村土地、資產、勞動力等資源,貧困戶可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定期分紅等形式的股份合作經營模式,讓閑置的資源活起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農民的腰包鼓起來。通過實施“黨支部+‘三變’+X+貧困戶”模式,大幅提升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政治功能、引領功能、服務功能,使基層黨組織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堡壘”、黨員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力軍”、涉農經濟組織成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確保每個村都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班子、一支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一套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兩三個特色鮮明的增收產業、兩三個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強的經濟組織,力爭到2018年年底,全縣一半左右的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0萬元以上,全面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空殼村”。
同時,多舉措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其他非公經濟組織創建力度,在全縣不同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在產業鏈上建立黨小組,引領群眾增收脫貧。大力實施“頭雁”培育工程,把鄉村帶頭致富能人、返鄉創業人才、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退伍軍人等農村優秀人才選進村級班子,強化班子“硬”度。每年通過財政投入、黨費籌集、黨員捐資、社會資助、基金利息等途徑,籌措不少于200萬元的產業扶持和特困黨員援助基金,動員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入社務工等形式實現增收脫貧,鼓勵黨員帶群眾、先富帶后富、強戶幫弱戶,確保貧困群眾按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