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我國多年扶貧實踐證明: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鐵抓手”,沒有產業帶動,就難以徹底脫貧;缺乏產業支撐,更難以持續脫貧。
商洛市是我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戰中,市委、市政府叫響做實產業扶貧,緊扣農業產業化、資金資本化、扶貧精準化,積極探索以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帶動、產業大戶帶動和創新金融扶貧為主要內容的“三帶一創”產業精準扶貧路子,著力培育扶貧產業園區,發展壯大村級經濟組織,實現了扶持帶動到戶、收益分紅到戶,贏得了貧困群眾乃至廣大農民群眾的高度認可。
龍頭企業是產業化的領跑者。市委、市政府著力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培育,采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農戶在園區的方式,把土地、資金、技術、信息、勞動力等要素整合,把科研、種養、加工、銷售和觀光、體驗等鏈條集為一體,形成了一批農戶帶動力強、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成為我市產業扶貧的主打。
合作社是產業發展的主力軍,是農戶組織化的主心骨。市委、市政府積極引導合作社參與產業扶貧,促進貧困戶流轉土地、入社務工、參股分紅,使合作社與貧困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合作社的生產不僅節約成本、擴大市場、增強售價話語權,還向產業鏈的兩端拓展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使農業生產組織化、專業化程度和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升。
產業大戶是脫貧致富樣板,具有直接的示范帶動作用。市委、市政府注重培育種養大戶、營銷大戶,注重做大大戶、做響大戶。在產業大戶的集中帶領下,周邊貧困戶或獲得物質技術幫助、擴大生產規模,或得到精神激勵、增強脫貧致富信心,現正逐步擺脫貧困,有的甚至成為新的創業能人和產業大戶。
金融扶貧是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金融扶貧創新,創新性地以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為還款前提,以市、縣區融資公司為承貸主體,貸款全部用于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扶貧創新,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資金短缺、貸款難、擔保難等問題,讓企業和貧困群眾鑲嵌一體,真正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脫貧攻堅仍在路上,“三帶一創”產業精準扶貧還在探索,全市相繼涌現出商南“先借后還”、鎮安“三帶四聯”、丹鳳“三聯三帶三創”等先進典型。我們堅信,隨著全省產業扶貧現場會在我市召開,“三帶一創”產業精準扶貧路子一定會更加廣闊,商洛產業精準扶貧實踐一定會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