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追趕超越打好‘五大攻堅戰’”系列連續報道之特色農業篇(一)
本報記者 方立
今年以來,我市以建設秦嶺生態農業示范市為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贏特色農業攻堅戰為路徑,以“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降成本,育主體、增動力,強監管、保安全”為重點,著力推動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市上相繼制定出臺了《秦嶺生態示范市建設意見》《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商洛市生態農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一系列規劃、意見、辦法等,從產業布局、土地流轉、市場主體培育、品牌建設、資金保障、考核獎懲等方面,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設立了2000萬元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對龍頭企業培育、特色產業基地發展、名優品牌創建、園區建設進行獎勵扶持。各級、各部門整合各項措施,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現代農業園區提升、新型經營主體成長、農村集體經濟培育、農村電子商務拓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業基礎設施改善、生態農業品質提升”等八項行動。
著力推進結構調整,特色產業漸成規模。以穩定主糧產能為重點,優化種植結構。實施藏糧于地戰略,按照“擴薯穩麥優玉米”思路,全力打造百萬畝馬鈴薯產業大市,建設丹江流域優質紅薯基地20萬畝,穩定商州、洛南、丹鳳、山陽為主的小麥主產區60萬畝,發展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春玉米帶70萬畝;以推廣生態養殖為方向,優化養殖結構。加強畜禽品種改良,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大力發展丹鳳億只肉雞、洛南百萬頭供港生豬、山陽百萬頭生態黑豬、鎮安50萬只白山羊、柞水100萬只土雞等特色養殖,滿足高端肉品需求;以創建生態種養標準場(園)為重點,優化產品結構。加強生態農業技術攻關,推廣清潔化生產和節地、節肥、節藥、節種技術,創建食用菌、茶葉、核桃等生態種養標準場(園)83個,形成了品種多元、產品高端、綠色高效的產業格局。
實施創新驅動,增強科技支撐。加強農業技術推廣,落實技術指導包抓責任制,農業部門累計下派工作隊52個,抽調農業技術干部1155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戶3000戶,用科技助力增產豐收。推廣配方肥143.2萬畝,應用配方肥2萬噸,促使糧食作物畝節本增效50元、經濟作物100元以上。實施秸稈還田。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247.8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65%。實施農村沼氣工程。
加快沼肥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新建大型沼氣工程3個、養殖小區沼氣工程15處、沼肥利用示范基地13個,促進糞污無害化處理、資源循環利用。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備率達到80%,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52%。加強職業農民培育。全市13個培育機構組建教學班33個,分級培訓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職業農民。
培育經營主體,加強產品營銷。實施新型經營主體成長行動,大力開展龍頭企業晉檔升級、合作社、家庭農場示范創建活動,加快加工型領軍型龍頭企業培育,全市創建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8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26個,國家級示范社18家、省級示范社49家、省級家庭農場34家,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289個,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023家、家庭農場398家、市級示范專業大戶106家,培育職業農民3476人。形成了以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的多元化市場經營主體,龍頭企業銷售收入101.61億元、上繳稅金6.36億元,其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達到21家。在各種市場經營主體的帶動下,商洛中藥材、茶葉、核桃、橡仁、香菇、腸衣制品等特色農產品遠銷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新加坡、泰國、阿聯酋等國家,出口創匯1460萬美元。
生產標準規范可依,產品質量安全放心。圍繞園藝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示范場創建,大力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全市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90萬畝、綠色食品基地5.18萬畝,認定“三品”產地279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28個、綠色食品12個、有機食品14個。6月29日,我市作為4個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之一,獲農業部授牌,并在北京成功舉辦商洛生態特色農產品推介會,成功簽約42個項目,簽約金額45.6億元。
農業功能不斷拓展,知名品牌培育加快。深度挖掘優勢資源,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商標強市”活動持續推進,企業品牌意識明顯提升。全市名牌產品數量達到26個,其中農產品名牌產品19個,占比73%。按照種養加、餐娛游為一體的模式,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成全國休閑農業示范縣1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2個、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1個、中國美麗田園風光2處。
推進農村改革,激發發展活力。全面開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制定了考核細則,嚴格實行季度點評、半年交賬、年終考核工作機制。同時,確定丹鳳縣為產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縣,其余縣區為市級試點縣,確定清產核資試點村16個。加快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目前,各縣區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基本完成,全市確權家庭承包耕地237.22萬畝,占應確權耕地面積的99.29%。強力推進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加快縣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設。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市農業部門強化任務分解、實行領導包抓,強化組織機構、實施壓茬推進,強化統籌協調、培育觀摩典型,強化點評考核、表彰先進模范等一系列措施,著力激活人才資源,提振拼搏精氣神,讓全市農業系統積極行動起來,身子下沉,重心下移,沖鋒在前,以“弱鳥先飛”的意識、“滴水穿石”的精神、“馬上就辦”的作風,以打好“特、優、新、強”四張牌為重點,全面實施“八大行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走出一條符合商洛實際的農業發展道路,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